正文 第22章 人民幣與美元絞殺,誰能成為贏家(1)(2 / 3)

對於儲備貨幣發行國而言,國內貨幣政策目標與各國對儲備貨幣的要求經常產生矛盾。貨幣當局既不能忽視本國貨幣的國際職能而單純考慮國內目標,又無法同時兼顧國內外的不同目標。既可能因抑製本國通脹的需要而無法充分滿足全球經濟不斷增長的需求,也可能因過分刺激國內需求而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理論上特裏芬難題仍然存在,即儲備貨幣發行國無法在為世界提供流動性的同時確保幣值的穩定。

基於此,周小川提出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是國際貨幣體係改革的理想目標。超主權儲備貨幣不僅克服了主權信用貨幣的內在風險,也為調節全球流動性提供了可能。由一個全球性機構管理的國際儲備貨幣將使全球流動性的創造和調控成為可能,當一國主權貨幣不再做為全球貿易的尺度和參照基準時,該國彙率政策對失衡的調節效果會大大增強。這些能極大地降低未來危機發生的風險、增強危機處理的能力。

周小川作為代表著中國政府金融機構的發言人,提出的這個觀點還是比較含蓄的,他並沒有提出中國民間的“華元”假設。然而人們仍舊聞到了“國際貨幣戰爭”濃烈的火藥味。盡管周小川也指出了重建具有穩定的定值基準並為各國所接受的新儲備貨幣可能是個長期內才能實現的目標。建立凱恩斯設想的國際貨幣單位更是人類的大膽設想,並需要各國政治家拿出超凡的遠見和勇氣。而在短期內,國際社會特別是基金組織至少應當承認並正視現行體製所造成的風險,對其不斷監測、評估並及時預警。這可以說是給美國和美元下了一道“宣戰牌”。

憑借中國目前的國際經濟地位,中國的宣戰表明,國際“貨幣之戰”剛剛開始。

2.中國是否會被動拋售美國國債

“美國國債逼近圖窮匕見,中國巨額的外彙儲備麵臨的風險大增,中國應盡快處理握在手中的美元資產。”

“美國人為地讓美元貶值,當心美國故伎重演又一輪借助美元世界貨幣的杠杆掠奪世界財富。”

……

在中國的經濟學家中間像這樣的呼聲不絕於耳。

2009年3月18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第二次例會後突然發布的聲明中宣布,為改善私人借貸市場的條件,將在未來6個月內買入總額為3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隨即美國國債價格飆升,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了47個基點至2.54%;美元開始貶值,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歐元對美元已經達到了1.35美元的高位,美元對日元也下降到了95.44。

在全球經濟金融危機持續惡化,美國海外投資者購買美國國債和政府債券出現下降的態勢下,美聯儲此舉客觀上可以保證美國政府經濟刺激方案的有效推進,避免了財政部大規模發行國債而市場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麵。同時,這也避免了財政部發債成本過高等問題。

但是這讓那些拿了大把美元的國家擔心。美聯儲的錢從哪裏來?美國肯定舍不得拋售那寶貴的8200噸黃金來換美元,因為這些黃金才是美聯儲不會出售的真正家底。而且,即使以現在的930美元的價格全部拋售,它也僅值2700億美元,這對於救助金融危機來說還不夠塞牙縫的,連此次購買長期國債的錢都不夠。美聯儲難免直接印刷美元,然後用這些剛剛滾下印刷機還散發著油墨香的美元去購買機構抵押證券和長期國債。

美國又一輪地借用美元國際貨幣霸主地位開始向國際市場投放沒有多少“銅臭”味的美元。美國正在人為地讓美元貶值,以此來稀釋和贖回美國債務。購買大量美國國債和儲備大量美元的國家,他們將為此損失掉多少本國國民辛苦掙來的財富不得而知。

從貨幣銀行學來講,一個主權國家央行是不允許直接購買本國政府發行的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的。因為一旦開了這條口子,就意味著一國的財政赤字被直接貨幣化了,這無疑等效於發行基礎貨幣。而央行直接購買國債意味著國債收益率的市場化定價機製將被徹底打破,收益率更多地取決於美聯儲而非市場;由於國債收益率曲線是整個金融市場的定價基礎,收益率曲線的扭曲也意味著整個金融市場的定價基礎被扭曲,導致金融市場風險資產無法有效定價,並加劇市場的信貸緊縮和債務緊縮壓力。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這次舉動是要告訴世界,美國的經濟出現了嚴重困難的警示信號。也許美聯儲的潛台詞就是讓購買了美國國債的國際買家們委屈一下,使用軟威脅迫使他們同美國一起共擔損失和風險,同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