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貨幣危機之下的“貿易保護”之爭(1)(2 / 3)

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東盟十國更擔心東盟內部的貿易自由被破壞。所以東盟十國簽署了《東盟第二階段整合行動計劃》等係列重要文件,進一步推進東盟內部貿易的便利化,以此來阻止貿易保護主義在東盟內部抬頭。

2.警惕經濟民族主義大回潮

“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這是世界上很多國家對外關係的根本規則。每當危機降臨,這些國家往往傾向於固守本國的利益,不顧及其他國家和世界經濟大局。也因此,經濟民族主義在世界上一直就很有市場。

美國國會“隻買美國貨”以及“隻雇美國人”的條款引起全球一片嘩然時,保護主義的陰霾正在全球擴散。在《經濟學人》雜誌看來,經濟民族主義的幽靈正在卷土重來。正如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所說,保護主義政策就像一支“刺入心髒的長矛”。但在對美國進行“道貌岸然”的批判的同時,許多國家卻在加緊保護本國國內就業機會和資本。考慮到曆史上的經驗,這樣的趨勢顯然非常危險,正在將世界帶到經濟大蕭條的威脅之中。美國《華爾街日報》一篇題為《保護主義浪潮膨脹》的文章分析說,一股保護主義浪潮正在全世界膨脹。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無疑是這股浪潮的始作俑者。

在現代曆史上最為黑暗時期曾經出現過那種邪惡的現象,現在又再次出現了。這需要我們給予一種與以往不同而且是毫不留情的回應。經濟民族主義——要求把工作和資本都留在本國——不僅會將這次經濟危機政治化,還會使得全球經濟淪落到大衰退的境地。假如這種思潮不能立即在萌芽時分就被鏟除掉的話,隨之而來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國與之身份相符地成為領頭羊。隨之將蔓延歐洲、亞洲南美洲以及新興市場經濟體。

在西班牙,房地產業泡沫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破滅,當地政府急於遣返外籍建築工人。隻要同意3年內不返回西班牙務工,一名合法移民能夠一次性領取其應得的所有失業補貼。目前已經有1400名外籍工人領取了這筆費用。

在瑞典,政府出台計劃救援紳寶和沃爾沃汽車廠及其供應商,盡管這兩個汽車品牌已經分別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收購。瑞典政府的救援計劃規定,這筆總計35億美元的貸款和信貸擔保隻能用於瑞典產品。

在英國,林賽煉油公司的工人在蘇格蘭、威爾士和英格蘭等8個地點自發罷工,抗議公司與意大利企業簽訂2.8億美元的建築合同,後者計劃雇用外籍工人。一名英國工人遊行時張開標語,上麵寫著“英國工作給英國工人”。英國首相戈登·布朗說,工人們此舉“不正確”,但了解他們的顧慮。

在德國,經濟和技術部長米夏埃爾·格洛斯說,希望已經接受政府180億歐元(約合230億美元)現金援助的德國商業銀行能夠支持德國企業,優先考慮它們的貸款需要。

而法國政府推出援助本國汽車業計劃,宣布向法國雷諾和標致雪鐵龍兩大汽車製造集團提供60億歐元(約合78億美元)優惠貸款。作為交換條件,雷諾和標致雪鐵龍集團作出2009年不在本土裁員、停止在國外設廠等承諾。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宏曾說:“我的左臉是索尼,我的右臉是鬆下。”

反觀中國,發改委體改所國有資產研究中心主任高梁曾擔心:“如果對各行業的這種無孔不入的外資並購,如此放任下去,終有一天我們會發現,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已經沒有能力對任何一個行業和市場擁有發言權。國家的經濟政策將失去根基,國家的經濟主權將喪失殆盡。國家經濟安全有硬安全,比如國防、經濟命脈,這個容易理解;還有軟安全,就是經濟的主導權。如果中國絕大部分企業都是外商控股,政府不就被架空了?外國資本掌握了經濟之後,接下來第二步就可以收買政客成為代言人。

“經濟民族主義是一種價值觀,一種追求,並不意味著可以不講究戰略戰術,因為那樣無助於實現經濟民族主義的終極目標;並不能與閉關鎖國、不講經濟規則等畫上等號,因為這些僅僅是某種手段。在經濟民族主義問題上,我們反對過度的國內市場保護,主張開放經濟,主張在平等互利的條件下引進外資,並不斷改善外資在華商業環境……但所有這一切,不是因為經濟民族主義是個壞東西,而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樣更有利於增進我們自己的利益,從而實現經濟民族主義的目標。引進外資本身隻是手段而不是基本目的,增進我們自己的利益才是基本目的。”

好像一夜間,全世界都在提倡和遊說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民族主義對自己的國家利益的重要性。然而人們不會忘記,這狹隘的經濟利益思維將給造成世界整體經濟多深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