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島韓商撤資原因研究(2 / 3)

第二,“兩稅合一”導致韓企失去競爭優勢。

之前由於中國的整個引資政策的偏斜,韓企一直享受著很高的稅費減免,在“兩稅並軌”之前,外資企業隻需要繳納15%的企業所得稅,僅為中國企業的一半。2008年1月1日,中國開始實施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取消了對外資企業“免二減三”的優惠,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比外資企業此前執行的15%的優惠稅率上升了10個百分點。稅收政策的調整使青島內資和各國外資都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這對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並以中小型為主的韓企是非常強烈的一個衝擊。

第三,“選資”政策相繼實施

當前,我國對外資的需求逐漸轉向高質量型,如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鼓勵外商投資高薪技術產品目錄,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和加工貿易政策、修訂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中部崛起等,外資政策由數量擴張型“引資”轉為質量和效益並重的“選資”。

2.3青島韓資撤資的時機成熟,但障礙重重導致了非法撤資

一方麵青島的韓企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隨著工人工資水平上漲,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稅率製度的改革,不再擁有成本優勢,而他們的規模不大也使得他們沒有辦法創造一個有效的壁壘來阻止其他外資進入青島,另一方麵,雖然青島市之前每年都有韓企撤資,但是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韓資企業在進駐的時候,往往能得到當地政府“一條龍服務”,手續簡單快捷,因為當地政府引資若渴。而到企業清算撤離時,手續就非常繁雜了。一家企業如果按照正常程序清算撤離,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對韓國商人來說,時間成本很高。並且,在企業撤離前,當地政府也會要求返還當初進入時接受過的各種優惠。青島政府雖然在外資企業撤離上不刻意設置障礙,但起碼是不積極的。因此,青島韓資在宏觀經濟的調整下,撤資的時機越來越趨於成熟。但還要注意的是由於青島市的經濟結構組織還不夠完善,當外資想撤出時往往需要辦理各種繁雜的手續,這種冗餘的製度結構又激發了韓資的非法撤退現象。

2.4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首先會造成出口產品的人民幣收入下降。一國貨幣對外升值,該國出口同樣價值的產品,獲得外彙兌換的本幣就會少,必然導致才會出口商利潤下降。並且,人民幣升值還會造成韓商投入的資金縮水,使經營成本上升,如果沒有具有吸引力的項目,外商將不會投資。隻要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仍然存在,外商的顧慮尚未消除,外商投資的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韓企就有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

2.5部分青島韓資存在“地下經濟”特性

青島在引進韓資的初期,追求外資數量而對外資進入的審批並不嚴格,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單純為了完成招商引資的任務,對外資企業的行業、水平、性質等都沒有考慮。一些韓資小企業資金和技術都很缺乏,來中國投資就是抱著撈一把就走的想法,租用廠房、設備開工生產,還有很多存在虛報利潤、偷稅漏稅、非法用工等地下經濟特征,由於中方少有對其約束措施,一旦經營不下去,他們會迅速撤離,且更傾向於非法撤離。

3.青島韓企的發展趨勢

3.1投資規模由中小規模趨向大型化。2000年,韓國對青島投資新增560個,實際使用金額為38700萬美元,平均每項投資金額為69.11萬美元,到了2006年,韓國對青島投資新增項目數801個,實際利用金額萬美元,平均每項投資金額為225.09萬美元,是2000年的3.26倍。表明韓國大企業和大集團對青島的投資有所增加,青島市新增韓企的投資規模由中小規模開始趨向大型化。在隨後的幾年,這種趨勢將會更加顯著。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