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這個工作是需要的?是根據習慣而做的嗎?可不可以把這項工作全部省去或者省去一部分呢?
(2)這件工作的關鍵是什麼?做了這件工作之後會出現什麼過去沒有的新效果?
(3)如果必須幹這件工作,那麼應該在哪裏幹?既然可以邊聽音樂邊輕鬆地完成,還用得著呆在辦公桌旁冥思苦想嗎?
(4)什麼時候幹這件工作好呢?是否考慮到放在效率高的寶貴時間裏幹最重要的工作?是否為了能“著手進行”重要工作,用了整天的時間去使工作“條理化”,結果把時間用完了,而所料理的隻不過是些支離破碎的事情?
(5)誰幹這件工作好呢?是自己幹還是安排別人去幹?
(6)這件工作最好的做法是什麼?是應抓住主要矛盾而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是應采取最佳方法而提高效率?
然後在對每一項工作分析檢查之後,再采取如下步驟:
(1)省去不必要的工作。
(2)使工作順序合理,幹起來得心應手。
(3)兩件或兩件以上的工作能夠合並起來做的就聯係起來做。
(4)盡可能使雜七雜八的事務性工作簡單化。
(5)預先訂好下一項工作的程序。增強工作預見性,走一步,看兩步,想三步,提高決策的效率和準確性,減少決策過程的時間並使決策無誤。
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裏,為了提高辦事效率,就必須下決心放棄不必要的或者不太重要的部分,用簡便的活動代替那些費時費力的活動。如有的人盡量減少頭腦的儲存負擔,以提高頭腦的處理功能;有效地研究篩選讀書的人,能把書籍區分為必讀的書、可讀可不讀的書和不必讀的書,做到多讀必讀書,以增加得益。有的人在生活中還采取擺設不求齊全,以減少整理的時間;穿戴不過分講究,以減少換洗保存時間;吃喝買到家裏能直接下鍋的,以減少烹調時間,等等。
有序原則是時間管理的重要原則。一位著名科學家說:“無頭緒地、盲目地工作,往往效率很低。正確地組織安排自己的活動,首先就意味著準確地計算和支配時間。雖然客觀條件使我難以這樣做到,但我仍然盡力堅持按計劃利用自己的時間,每分鍾他計算著自己的時間,並經常分析工作計劃未按時完成的原因,就此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通常我在晚上訂出翌日的計劃,訂出一周或更長時間的計劃;即使在不從事科學工作的時候,我也非常珍視一點一滴的時間。”
應該經常記住:明確自己的工作是什麼,並使工作組織化、條理化、簡明化,就能最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熱愛每一項工作
成大事者對每一樣東西都要知覺,那意味自去關照每一件事物和每一個行為。當我們決定要在工作中知覺,就會忘掉知覺;當我們知覺到自己沒有在知覺,就會覺得有罪惡感,而且會覺得我犯錯了。
對任何想要在工作中知覺的人而言,它都是基本的難題之一,因為工作需要你完全忘掉自我,你必須很深地投入它……就好像你不在一樣,除非有這樣的完全投入存在,否則那個工作將會是膚淺的。一切由人所創造出來的偉大事情——在繪畫裏、在詩裏、在雕塑裏、在任何生活的層麵——都需要你完全投入,如果你試著要同時保持知覺,你的工作將永遠無法成為一流的,因為你將不會在它裏麵。所以當你在工作的時候要保持知覺,這需要很多的訓練和規範,一個人必須從最簡單的行動開始,比方說走路,你可以走路,你可以知覺到你在走路,每一步都可以充滿知覺。比如吃東西,就像在佛寺裏他們喝茶的方式,他們稱之為“茶道”,因為在品茶的時候,一個人必須保持警覺和知覺。
這些是小的動作,但是從這些小的動作來開始是非常好的,一個人不應該從類似繪畫或跳舞的事開始,那是非常深而且複雜的現象。從日常生活的小動作開始,當你變得越來越習慣於知覺,當知覺變成好像呼吸一樣——你就不需要再對它作任何努力,它已經變成自發性的——那麼在任何行為或任何工作當中,你都可以知覺。但是要記住那個條件:它必須是自發性的。那麼在繪畫當中,或是在作曲、在跳舞甚至在跟敵人戰鬥,你也可以保持完全知覺,但是那個知覺並不是你試著去做的知覺,它並不是開始,它是經過長久訓練所達到的頂點,有時候它也可以不要訓練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