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商品采購與銷售(2)(2 / 3)

(三)談判采購

談判采購是指通過討價還價諸如發貨、技術規格、價款和交易術語等合同要件達成共識的采購。因此,談判采購要求采購方和賣方就合同的細節進行麵對麵的商談,而不能僅靠交換文件。與招標采購的產品特點相比,談判采購的產品往往具有特別的設計或者特殊的競爭狀況。此類產品很少形成競爭的市場,也沒有確定的價格。因此,在采購和銷售雙方對產品製造、移交和服務的成本存在不同的評價時,就不可避免地要采用談判方法。

在下列情況下,談判采購較之其他采購方式更能滿足采購目的。

(1)采購設備獨特而又複雜,以前不曾采購過,且很少有成本信息。如一個新建的自動化食品加工廠的傳輸線,在實際采購之前,需要對該運輸線的安裝施工、性能和成本信息進行技術談判。

(2)當某類商品的價格因慣例公開貿易法或供應商共謀而固定時,如果在某一領域有許多供應商,良好的談判策略通常能成功地促使希望獲得合同的生產廠商進行讓步。

(3)當在某一領域供應商的數量很少或隻有一個供應商,但擬采購的產品可以由采購方自己的工廠生產,或者可從國外采購,或者有該產品的替代品時。

(4)當有幾個供應商競爭提供該商品,但沒有一個報價十分滿意時。沒有供應商能滿足采購方的價格交貨或規格要求。但采購方一定要確保按照他事先提供給供應商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采購者可提前通知供應商就其投標進行談判。

(5)當對合同進行變更時。

(四)JIT的訂單驅動采購

JIT(just in time),一般譯為準時製生產或準時生產製。它不僅是一種組織生產的新方式,而且是一種旨在消除一切無效勞動與消費,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管理哲學。應用到采購中,它改變了傳統的采購模式,實現了以最低的成本和費用獲得原材料和外購件的目的。在供應鏈管理中,采購活動是以驅動方式進行的,隻有在需要的時候(既不提前也不推遲),按照需要的品質和數量,訂購企業所需的商品。即采購是在訂單的驅動下產生。企業實施JIT應按以下六個步驟進行:

(1)建立JIT采購小組。企業應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成立JIT采購小組,其成員應包括產品技術人員、生產人員、質量人員、物品處理人員和成本會計人員等。

(2)製定采購實施計劃。

(3)選擇少數幾家供應商建立一種緊密合作、主動交流和相互信賴的夥伴關係,發展共同的目標,分享共同的利益。

(4)選擇某條生產線的供應商進行試點。

(5)進行供應商的培訓,明確共同努力的目標。

(6)給供應商的產品辦理產品免檢證書。

(五)電子采購

電子采購又稱網上采購或在線采購,是指企業利用網絡技術進行采購中的信息采集、訂單和支付等工作的一種采購活動。

目前,電子采購主要表現為B2B的形式。其實現途徑主要分三種:通過采購方的網絡、通過供應方的網絡和通過第三方的公共網上采購平台。

二、選擇商品采購渠道的原則、策略

采購渠道是指企業通過什麼樣的通道,包括從什麼地點、什麼單位、走什麼路線把商品購買回來。企業選擇采購渠道應該堅持多渠道少環節、流向合理、經濟合算的原則。為了使進貨及時、品種齊全、必須廣開進貨渠道,實行多渠道進貨。商品所經過的環節越多,渠道越長,停留在流通過程的時間也越長,勞動耗費也越多,因此要嚴格遵守商品合理流向,減少一切不必要的環節。如凡是需要而且可能自產自銷或產銷直接見麵的就不必再經過批發采購,凡是能走直線的就不要走彎路,凡是可以就近購進的,就要不舍近求遠。

因為采購渠道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有商品因素、市場因素、供貨方因素和企業自身因素等,企業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采購渠道策略。因此,選擇采購渠道是一個較為複雜的決策過程。選擇采購渠道策略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直接渠道策略

直接渠道策略就是要找到商品的原生產廠家,直接從廠家進貨。這一策略的優點是:可以降低進貨價格,防止假冒偽劣商品進入自己的企業。但采用直接渠道策略要考慮到原生產廠家距離的遠近,若因距離過遠造成商品運輸成本過大則要調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