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製定商品采購的基本原則,規範采購活動
這是保證采購人員和采購活動規範進行的重要保證。首先是市場需求原則即商品采購的數量、商品采購的種類需要根據市場的消費需求來決定,當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時,商品的采購品種、數量、價格等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其次是快速周轉流通原則即商品的采購數量和種類必須保證商品能夠在短時期內銷售完,否則就會造成商品的積壓和資金的占用,從而影響後續商品經營活動的展開。
3.對供貨單位進行調查研究,選擇最佳合作夥伴
良好的進貨渠道和進貨單位是保證商品從生產領域順利流向商品經營單位的重要保證。對於供貨單位的研究首先要考慮自身所需要的商品種類,從而選擇符合條件的商品生產者;其次要對符合條件的商品生產者的信譽度、商品質量有一個全麵地了解和掌握,要選擇信譽度高的、商品質量好、品種全的企業。另外,還要對供貨單位的條件進行可行性分析,如供貨單位的遠近、包裝運輸等情況;隻有對供貨單位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夠選擇正確的合作夥伴,從而取得優質的貨源。
4.加強商品驗收,保證商品質量
商品銷售質量的好壞,不僅關係到商業企業的形象和信譽,還關係到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人身安全。所以,各類商業企業都要把好商品質量關,這就首先要從商品采購開始,對於所進商品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檢驗,發現不合格商品要杜絕其進入流通領域。另外,還要對銷售出去的商品進行跟蹤服務,從而切實保證廣大消費者的權益,維護企業的信譽和形象。
(二)商品儲運管理的任務
1.商品儲存管理的任務
商品儲存是商品在購進之後、銷售之前在商業企業所做的暫時的停留,這是後續商品銷售的重要條件。所以,商品儲存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實現商品儲存數量、儲存結構和時間的合理化,從而收到良好的商品儲存效益和商品管理效益,進而取得商業企業最佳的商品經營效益。商品儲存管理的任務包括:
(1)製定合理的商品儲存數量、儲存時間和商品儲存結構,保證正常的商品銷售和流通
要保證合理的商品儲存數量不僅需要考慮商品的生產周期、商品的物理、化學屬性,還要考慮商業企業自身銷售商品速度的快慢和數量的大小。對於商品儲存時間的管理就是要根據不同的商品特性在保證商品安全的情況下,促進和加快商品的周轉。對於商品儲存結構的管理就是要根據市場的消費動向和新的消費熱點,及時調整儲存商品在品種、花色、規格等方麵的數量,從而使商品適銷對路;而對於在庫商品則要根據具體的銷售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避免商品的滯留和積壓。
(2)對商品儲存效益進行管理,合理控製資金的占用量
商品在進入流通領域之前存放在倉庫中,不僅要占用空間,還要占用大量的資金,所以搞好商品儲存效益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控製商品儲存數量和結構的不合理性,及時加以調整;同時,能夠以此對商品儲存服務部門的工作質量進行考核,從而做到獎懲分明。
2.商品運輸管理的任務
商品運輸就是通過利用各種現代化的交通運輸工具,實現商品在空間上的轉移即從生產地轉移到銷售地的活動。這是商品經營活動中的重要一環。而商品運輸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根據商品流通規律的要求,按照及時、安全、準確、經濟的原則,計劃、組織、指揮和調節商品運輸的過程,保證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少的資源消耗來完成商品從生產地到銷售地的轉移。商品運輸管理的任務包括:
(1)製定合理的商品運輸計劃,降低運輸成本
對於商品運輸進行管理,首先要編製一個科學、合理、全麵的商品運輸計劃,從而根據現實情況選擇優先處理哪類商品的運輸,采取什麼樣的運輸工具、運輸路線、發運數量等。一個科學、合理的商品運輸計劃可以充分地應用各種交通工具,使各種運輸任務順利銜接,消除資源浪費的現象,降低運輸成本。
(2)搞好商品運輸效益的管理,提高商品運輸質量
這就要求在商品運輸過程中,充分了解各種商品實際運輸費用的高低,選取合適的指標來考核商品運輸效益,從而合理使用運力,降低運輸消耗,較少占用資金,取得最佳的運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