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製造隔閡
如果你發現你與妻兒之間的親密關係在不斷發展,不要驚慌失措。隻要堅持照幾條普普通通的原則去辦,馬上就會在你們融洽的關係上重新築起一道屏障。
首先,絕不要讚揚別人,確實做到不使用任何鼓勵之辭。其次,喋喋不休地批評、挑刺、埋怨,小題大作。最終,行使你的經濟製裁。告訴你的孩子們:“隻要你開我的車,吃我的東西,住在我的房子裏,你就得照我說的辦。”他們的忿恨和不滿馬上就會形成一道令你滿意的代溝。
(7)以殉難者自居
把自己比作殉難者總是能找到適當的機會的。母親們可以過度地承擔家務勞動,然後對自己說:“沒有一個人真正心疼我,對我們家來說,我不過是一個仆人而已。”父親們也能采取同樣的方法:“我的骨架都累散了,誰也不把我當回事。大家都在利用我。”把自己放在受苦受難的地位上不僅利於製造自己的惡劣情緒,而且還能使周圍的人感到討厭——這樣會使你的感覺變得更糟。以上自尋煩惱的陷阱清楚地說明了我們有能力支配我們的生活;我們不僅能夠,而且的的確確是在按照自己的意圖製造問題甚或病痛。
如果你在上列各條原則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我希望你能夠猛然悔悟:“嘿!我就是這樣做的。以後我可不能這麼辦了!”在生活中,你不會永遠有特權去做你高興的事。但是你有權利從你的所作所為中得到最多的樂趣。你能夠無事生非、自尋煩惱,同樣,你也能克服它們。這個選擇權就在於你自己了。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寫道:“拿起武器來,跟無限的煩惱戰鬥吧!”
為了積極的創造生活,你必須“拿起武器來”;你必須使用精銳的武器,把你自己的心靈武裝起來,以便在必要的時候使用它們。如今,煩惱正把持著許多人的心靈,正是這種弱點,凝聚成了人們心靈中的病症。
想每天活得有滋味的法則之二:忘掉煩惱。
8忙裏偷閑,就會更有快樂一個人
要知進能退,要懂得拒絕。有些事情是不是值得為它去拚命?如果不值得,幹脆就放掉,另起爐灶。即使遇到一些甩不掉的事,自己沒辦法解決,就去尋求外援,集思廣益,找別人一起分擔。
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你一定可以經常聽到類似的抱怨:①“我覺得自己都快要爆炸了!”
②“每天一走進辦公室,我就開始頭痛。”
③“我總是有接不完的電話、開不完的會議,嚴重幹擾我的工作進度。”
④“雖然我每天沒做什麼事情,可是時間老是不夠用!”緊張與壓力,導致諸多人產生倦怠、潰瘍、心悸、頭昏、高血壓等後遺症。然而,根據心理專家指出,如果懂得時間管理,這些壓力就可以減輕甚至消失。時間管理做得好,可以更有效率地幫助你完成工作與生活計劃。
你一定好奇地想問:“時間不是一分一秒地走掉了,怎麼管理?”的確,時間是不等人的,沒有人能“控製”時間,真正能控製的,其實是自己。而所謂的時間管理,依照專家的說法,正確的定義應該是“自我管理”。
天下沒有什麼秘訣或大師可以教會人控製時間,真正需要控製的隻有自己。那些口裏經常喊“忙”的人,就是失落“心”的人,因為,“忙”字拆開來,就是“心亡”。有心的人,永遠不必喊忙,他的生活方向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要管理時間,就需要先管理自我,發掘自己浪費時間的毛病,才能對症下藥。根據調查研究,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包括拖延、能力低下、缺乏計劃、溝通不良、授權不當、猶豫不決、缺乏遠見與無法貫徹始終等等。換句話說,大多數浪費時間的毛病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