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高速公路路基填築(1 / 2)

應用技術

作者:吳愛英,孫改利

摘要 路基填築的首要工作是按照有關技術規定內容,對路基用土進行的正確選擇和處理,並嚴格填築施工的各種方法和工藝流程才能保證路基質量。本文就以上兩點對高速公路路基填築進行詳細的闡述,以供相關施工技術人員參考。

關鍵詞 高速公路;路基;填築

中圖分類號U4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42-0108-02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施工技術和工藝日臻成熟,機械設備功率和性能也顯著的增強,在路基填築方麵也有嚴格的要求,以充分保證公路的施工質量。

1 對路基用土的規定

1)路堤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澤土、凍土、有機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樹根和含有腐朽物質的土,具體應遵照有關規定執行;

2)液限大於50%、塑性指數大於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過規定的土,不得直接作為路堤填料。需要應用時,必須采取滿足設計要求的技術處理,經檢查合格後方可使用;

3)鋼渣、粉煤灰等材料,可用作路堤填料,其它工業廢渣在使用前應進行有害物質的含量試驗,避免有害物質超標,汙染環境;

4)搗碎後的種植土,可用於路堤邊坡表層。

2 路基填築施工工藝流程

路基填築施工的主要工序有料場選擇、基底處理、填築和碾壓。現分述如下:

1)料場選擇

填築路堤的材料以采用強度高,水穩定性好,壓縮變形小,便於施工壓實以及運距短的土、石材料為宜。在選擇填料時,一方麵要考慮料源和經濟性,另一方麵要顧及填料的性質是否合適。為了少占耕地良田,一般應利用附近路塹或附屬工程的棄方作為填料。

2)基底處理

路堤基底的處理是保證路堤穩定、堅固極為重要的措施。在路堤填築前進行基底處理,能使填土與原來的表土密切結合;能使初期填土作業順利進行,能使地基保持穩定,增加承載能力;能防止因草皮、樹根腐爛而引起的路堤沉陷。對於一般的路堤基底處理,應按下列規定執行:

(1)基底土密實,且地麵橫坡不陡於1:10時,經碾壓符合要求後,可直接在地麵上修築路(但在不填不挖或路堤高度小於1m的地段,應清除草皮等雜物)。在穩定的斜坡上,橫坡為1:10-1:5時,基底應清除草皮。橫坡陡於1:5時,原地麵應挖成台階,台階寬度不小於1m,高不小於0.5m。若地麵橫坡超過1:2.5時,外坡腳應進行特殊處理,如修護牆和護腳;

(2)當路基受到地下水影響時,應予以攔截或排除,引地下水至路堤基礎範圍之外,再進行填方壓實;

(3)路堤基底為耕地土或鬆土時,應先清除種植有機土,平整後按規定要求壓實。在深耕地段,必要時應將鬆土翻挖,土塊打碎,然後回填、整平、壓實。經過水田、池塘或窪地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排水疏幹、挖除淤泥、打砂樁、拋填片石、砂礫石或石灰(水泥)處理土等措施,以保持基底的穩固;

(4)路堤修築範圍內,原地麵的坑、洞、墓穴等,應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並按規定進行壓實。

3)填築

路堤填築必須考慮不同的土質,從原地麵逐層填起,並分層壓實,每層厚度隨壓實方法而定。

(1)填築方式

①水平分層填築。填築時按照橫斷麵全寬分成水平層次,逐層向上填築。如原地麵不平,應由最低處分層填起,每填一層,經壓實合格後再填上一層。此法施工操作方便、安全、壓實質量容易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