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與激勵共同作用 人都是有惰性的,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除非自製能力特別強的學生,在有壓力的學習中通常會碰撞出靈感的火花。在本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一度很懶散,教師催一下,就做一點兒。後來筆者對他們強調了項目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將造成的嚴重後果,而如果能按時完成將對以後找工作的優勢,讓他們自己意識到這個項目的重要性。並要求他們每周對工作進行總結並彙報,從而給他們施加一定的壓力,在壓力麵前,學生開始認真學習,每周都能看到進步。
光有壓力也是不夠的,還需實施一定的激勵政策。在激勵政策上,包括兩方麵: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首先,對於教師隊伍,應對教師隊伍給予一定的利益激勵,讓他們的創新成果得到社會承認及相應回報;其次,對於學生,通過各種措施激勵學生開展創新活動,如可考慮將創新性實驗項目與學分掛鉤,各類科技製作獲獎成績也可計入到學分中,而不是僅僅以一次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同時給予一定的物質激勵,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各項活動中。
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 團隊意識指整體配合意識,包括團隊的目標、團隊的角色、團隊的關係、團隊的運作過程四個方麵。團隊是擁有不同技巧的人員的組合,他們致力於共同的工作目標,采用相互負責的處事方法,通過協作的決策,組成戰術小組達到共同目的[5]。
本科生因為很少進行科研活動,對於團隊合作理解不充分。本項目實施之初,進行明確的分工,主持人負責統籌工作,兩位學生負責程序編寫,一位學生負責外圍電路的設計與製作,一位學生負責界麵程序的編寫。但是後麵實施過程中,發現五位成員基本屬於各做各的,很少溝通交流。通過指導教師多次開會與溝通,並專門借用一間實驗室以方便大家進行項目實施,學生開始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並學會了相互之間溝通與協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 結語
創新能力是關係著整個國家民族進步的重要因素,大學教育中對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給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平台,可以從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供必要的平台與條件、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壓力與激勵共同作用等方麵采取措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國家輸送更多優秀的創新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喬海曙,李遠航.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綜述[J].大學教育科學,2008(1):20-23.
[2]鄧湘,唐宇.從指導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談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電力教育,2013(10):27-28.
[3]王漢清,況誌華,王慶生,等.大學生創新能力總體調查狀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9):88-93.
[4]李明珍,曲長生.論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現代情報,2007(3):197-199.
[5]翟長遠,朱瑞祥,賀喜瑩.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指導方法思考[J].教育探索,2011(3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