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應用研究(1 / 2)

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應用研究

信息化教學

作者:王曦

摘 要 英語信息化教學是課內外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學習模式,改變了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和知識結構安排,在能力評價、合作學習以及師生關係等方麵都與以往不同,體現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教育理念,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本。

關鍵詞 信息化教學;高職英語;語言實驗室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18-0140-02

1 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現狀

傳統方式的英語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教學方式很少有學生的參與,禁錮了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導致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足,課堂質量下降。目前,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多數院校能利用多媒體語音室進行英語教學,但是在其他信息化手段的應用方麵卻很少使用現代科學技術。教師把課文和課後習題製作成課件在課堂上播放,或者利用教材配套光盤進行講授,這隻是初步的多媒體手段,距離信息化教學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隨著科學的發展和高科技手段的應用,高職院校普遍應用信息化教學方式是今後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

2008年3月,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教育部、財政部關於批準“網絡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建設”項目的通知》,批準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現國家開放大學)承擔“網絡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建設”項目。為了鞏固項目建設成果,2011年5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下文推動職業院校加入該中心體係建設。現在已經在高職院校和中職學校分別建設了46個和29個分中心及典型應用示範點。遼寧省內有遼寧廣播電視大學、沈陽廣播電視大學、大連廣播電視大學、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遼寧職業學院、沈陽現代製造服務學校六所院校成為國家數字化學習資源分中心。

2 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環節進行設計,創設教學情境,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英語。英語信息化教學涉及語言教學和多媒體應用兩個部分,包含如下要素:

首先,信息資源是英語信息化教學的核心;

其次,信息技術是英語教育信息化的手段;

再次,網絡技術是傳遞信息的基礎。

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但是也要求教師不能滿足於專業知識的掌握,還要在信息化素養方麵不斷提高。學生是充滿活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群體,教師可從學生活躍的思維中學到新的思考問題方式,教學相長,能夠促進教師知識的全麵發展。

英語信息化教學能夠培養教師和學生的綜合能力。它的特點是:信息資源永遠開放、傳播媒介多向交流、傳遞係統基於網絡、知識傳授跨越時空。這一特點決定了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過程是開放性的,學習過程是交互性和自主性的,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惠及每一名學生。

3 信息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在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1)移動硬盤、優盤、光盤等存儲介質容量大、便於攜帶、容易保存聽力材料。師生可以不局限於教材內容,旁征博引,讓學生接觸英美人士發音,練習聽力。

2)可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播放聽力材料。這種方式集文字、圖像、聲音於一體,形象生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學生聽力的提高。

3)軟件及網絡聽力資源豐富,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語音純正、地道的英語聽力材料,讓學生完成練習,軟件自動判斷正誤,使學生在反複練習中提高英語水平。

在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1)人機對話。學生可以利用軟件來訓練自己的語音、語調。學生對著話筒模仿計算機所播放的內容,然後計算機對此進行反饋,用以提高口語能力。

2)網上交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語言水平和愛好,通過互聯網選擇不同的交談內容和交談對象,自設英語角。

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多媒體課件和激光翻頁筆,提高精讀教學質量。多媒體的運用可以使課堂教學容量相對增大,它集文字、圖表、影像、聲音及動畫等多種信息功能於一體,綜合運用學生多種感官,提高閱讀興趣。閱讀是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提高了閱讀能力,有助於學生英語水平的全麵提高。在閱讀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手段,能使課堂氣氛活躍,提高課堂質量,減少違紀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