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說髒話
生活
作者:陳杜梨
說髒話並非僅僅是因為粗魯低俗,
還有著實際的好處。
知道人類使用什麼詞彙的頻率最高嗎?一項調查顯示,一個講英語的普通人,每天說的話裏有0.7%是髒字,也就是說,他們每說140個單詞,就有一個單詞是罵人話,與使用第一人稱“我”的頻率相當。
沒有哪種語言裏沒有髒話。即使在人類還沒有學會用語言來溝通的時代,祖先們已經會用喊叫來表示蔑視或者咒罵了。主持上述研究的美國斯坦福大學文學博士梅麗莎·莫爾更宣稱:“人類永遠也無法擺脫髒話,因為大多數孩子甚至在認識字母表之前,就知道如何說髒話了。”
髒話啟蒙
心理學家發現,幼兒在12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學會說髒話了。兒童學習髒話的模式通過科學的觀察已經發現了規律:2歲之前,兒童可以學會使用三四種髒話罵人,上小學之前,增加到大約20種,然後持續增加,到青春期達到近30種。人在青少年時期,通常說髒話的頻率達到高峰,之後是會陸續減少還是維持在較高水平,則通常跟社會以及經濟條件有關。
朱莉婭·金亞女士生活在紐約,她的故事很典型。一天她開車載著3歲的孩子在停車場裏轉來轉去尋找車位,看到有人搶占了一個她等了半天的停車位時,忍不住小聲罵了一句,“這個停車場真是瘋了,這個王八蛋可把我害慘了。”幾分鍾後,她聽到孩子鸚鵡學舌般地重複後半截的髒話。
“我得承認,第一次聽到女兒學髒話的時候,忍不住笑出聲了。”金亞說,“然後,我馬上停止了笑聲,嚴肅地告訴她,‘我們不說這個詞!’”
孩子善於模仿大人的言行,這沒什麼奇怪。美國耶魯大學的保羅·布盧姆博士認為:“這隻不過是孩子的語言學習。一句髒話對於小孩子來說,沒有什麼禁忌的特殊意義。他們以後才會逐漸了解到這些話到底觸犯了什麼社會禁忌。”他還解釋道,兒童本能地使用話語進行溝通。他們太小,還沒有判斷能力,不能仔細想想在當時的情況下,一個詞是否用得適當。
那麼有控製能力的成年人呢?為什麼他們也如此癡迷於講髒話呢?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說髒話,人們說髒話的時間段相當穩定——從我們能說話起,到死那天為止。
宣泄與控製
人們往往會低估說髒話的好處。說髒話常常是一種發泄——它能幫我們宣泄那些被壓抑的負麵情緒,讓它們表達出來。髒話還是身體暴力的有效代替品,比起挨罵來說,誰更願意挨揍呢?
粗口還有許多更積極的作用,比方說拉近彼此間的距離,表達幽默感,自嘲等等。在各個國家,強調一個東西真的好的時候,人們都會不自覺地罵髒話。在這個時候,髒話相當於強烈的情感表達。
而且關於人格的研究也指出,那些說髒話更多的人,在外向性、統治傾向、暴力傾向和A型人格方麵得到的分數更高。並不是隻有那些沒受過教育或者社會經濟層次低的人才會說髒話,人們發現這種表達方式並沒有什麼社會界限。莫爾博士在她的著作《神聖的狗屁:髒話簡史》一書中提出,上流社會的人士完全可能破口大罵,和那些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工薪階層一般無二。研究人員還說,說髒話最少的,反倒是夾在中間的中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