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評審的分數問題,四名老師也稍微討論了一下,定了一個比較恰當的標準。
評審開始。
由於不用交叉評審,每個老師理論上隻需負責十名學生的作品,算上每名學生十篇詩詞的話,也就是一百篇詩詞上下。
當然了,特別優秀的,可能還會提出來,然後進行一次所謂的‘終審’,確定最終入圍的兩份名單。
評審十分鍾之後。
杜老師皺起眉頭,神色不悅,“這都是什麼水平啊,這些學生沒有什麼資質,就不要投稿了嘛,作品根本不入眼,詩不像詩,詞不像詞,能押韻的都少見的很,還有拿隨便幾句閑聊就當作詞的,真是好笑。”
這也難怪,寫詩詞可不是寫散文小說那般容易,2個星期十篇詩詞,未免太強人所難,有些學生湊不出來,就胡亂湊了一下,所以弄的不倫不類。
隨著杜老師抱怨,這雲老師和曹老師也偶爾抱怨了幾句,主要是這批學生的作品質量太次了,其中還混攪著大量的‘水作’。
雲老師評審下一名學生作品,他十分流程地給出評分。
80分!
60分!
60分!
80分!
100分!
0分!
0分!
0分!
0分!
0分!
共計380分,這學生的前五篇作品,屬於這次評審的中等水準,勉強中等偏上一點,可是後麵五篇作品,則是蒙混的水貨。
類似的情況數不勝數。
曹老師給出這名學生的評分。
80分。
80分。
80分。
80分。
60分。
80分。
40分。
0分。
0分。
0分。
這位學生,前麵六篇作品的水準還算過的去,第七篇便強差人意,後麵三篇更是不堪入眼,所以拿到的這樣的分數。
之前席老師也說過,不要局限於滿分這個思維,那麼以這些學生的水準來說,滿分的成績也不代表著作品多麼優秀,隻能說作品的確有亮點罷了。
杜老師這邊評審到了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評分依次為——
100分。
80分。
100分。
100分。
60分。
80分。
80分。
60分。
100分。
80分。
分數共計為840分,以總分一千分的成績,算是表現不錯的了,有望在這群學生中排上前五水準,但是想要通過評審,成為兩份作品之一,就很有難度了。
席老師那邊則審出了一個成績十分優秀的學生,評分依次為——
100分。
100分。
80分。
80分。
80分。
80分。
100分。
80分。
80分。
80分。
共計三個一百分,七個八十分,總分為860分,作品全部都在合格線以上,這樣的成績已經有望爭奪前二,甚至第一了。
看起來這份作品的總分也隻是超過上一份作品二十分,可也要知道,越是接近滿分,分數的差距就越是會拉小,二十分看起來不算什麼,可也許正是這二十分,將第二名和第三名就此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