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這孩子比起舒玉龍那等天才,還是差之一截,她想要步入‘職業’,恐怕要一定的努力和機緣。”另一名評審的章老師道,“她的文章語言優美,文字簡潔,不過情感方麵並沒有那麼豐富,很難在短時間內引起讀者共鳴。而且她對於自身的風格還不明確,有些隨波逐流的感覺。”
大多數作品,是屬於作者個人才能寫的東西,畢竟那其中包含了作者自身的獨特風格,可也有一些作品,自身的風格太淺淡,這代表著缺陷依然存在。
比起舒玉龍那樣的天才而言,庚初丹的這篇《白色》就差之一截了,但她畢竟也算是基礎紮實,三名審稿人都給予了‘通過’的標簽。
林老師放下手中的一篇稿子,苦澀道,“這篇稿子的風格還真是獨特,文字有夠紊亂的,不過閱讀起來,倒是很快能夠習慣這種風格。”
和庚初丹的稿子不同,這篇名為《沙塵暴》的稿子有極為獨特的個人風格,可謂是其他人無法複製出來的作品,雖然缺陷十分明顯,但也有極其顯眼的優點。
“這個學生是二班的伍漳,寫作風格十分獨特,看似粗俗,實際細膩,他文字雖然狂野,但內涵豐富,情感充足,是十足的優秀文章。”王老師評價道,“在高一二班中,論文學資質,素來以舒玉龍、庚初丹、伍漳三人為首,雖然庚初丹、伍漳比起舒玉龍差之不少,不過兩人潛力都很大,隻要肯努力改掉缺陷,都有希望步入職業。”
眾多評審老師都很清楚,這些話,在王老師嘴中,已經算是難得的嘉獎了。這個世界和以前的地球並不相同,文學已經發展到了最昌盛的程度,那麼‘職業’兩字的含金量之高,是可想而知的。
不同於上個世界,隨便出本書就敢自稱作家,在這個世界中,所謂‘職業’,可是有很多硬性要求的,光有資質,不肯努力,依然很難成為‘職業’。
初審的時間並不久,僅僅是花費了約莫一下午左右,一共四十來篇稿子就被選了出來。
審稿老師們將每一份稿子用班級來分類,這樣看來,十個班級平均入稿的數量都在三份到五份之間。
其中一班和七班最出色,均有五份稿子通過初審,而十班和四班最差,各自隻有兩份稿子通過初審,其他都屬於中等成績,比如二班,有四份稿子通過初審。
至於終審的話,恐怕要安排到明天時間了,而且終審的流程十分複雜,一天時間未必能夠評審完畢,或許要拖到後天。
第二天上午時間,也就是星期三,語文課。
這一節課雖然正常上課,不過前排也有調皮的學生,索性向曹老師詢問這次散文比賽相關的事宜。
雖然終審還沒有公布,但初審想必差不多出來了。
“不瞞大家,這次初審,一共有四名學生通過。”曹老師笑道。
“四名?”
眾多學生議論紛紛,他們好奇之中也有些費解,因為按照常理來說,班上最優秀的文學學生是三人,分別為舒玉龍,庚初丹,伍漳。
那麼,還剩下的一個人,是誰?
曹老師繼續說話,“這次,要特別表揚一下班長侯菲,班長,那篇命名為‘花’的散文,是你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