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往前走一些,有一排巨大的“樹木”擋在人麵前。這種樹的名字叫“牙簽樹”,別看名字說得它多瘦小,這種樹可是有三人合抱的腰圍,十多米的身高的,這些都是一些普通樹木的數據,倒也不足為奇,這種樹奇特的地方在於,這種“樹木”說是樹,但看上去更像是木頭。
是的,就像是一截木頭。
整顆樹從頭到腳都是一個粗細,整根(根對於這種樹的描述比起棵要合適多了)樹沒有任何枝椏與樹葉,如果不是樹木的表皮上那種滿是生機的顏色,隻怕得當這玩意是死木頭。
這種東西是怎麼生存的?機器人很快便回答了我的疑問,這種植物的頂端那約有半米左右的濃綠色的部分可以起到葉子的作用,就那麼一小段又怎麼能養出如此高壯的樹木呢?
噔噔……咚咚……鐺鐺……
我用從地上撿起的木棒試著敲打著身邊經過的一些牙簽樹的樹幹。可以發現,樹幹敲在這上麵並沒有生硬的反彈回來的感覺,反而從樹幹中回響起了一個個高低不同的聲響。
這就是機器人剛說的牙簽樹的別名——花鼓樹!的來源。
這種樹看上去粗壯是棟梁之材,但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回事,畢竟綠色的部分隻有那麼點,能夠養活的東西也不可能太大,實際上看上去這麼高大的樹,中心全是空的,一個個的都是空心木管,再加之木質清脆,所以當有遊人好奇的用手,或者其他東西拍到樹幹上時,便會傳出這種敲鼓般的聲響。
一路深入叢林,所見到的樹也逐漸多起來,整棵散發出微微熒光的樹。隻要稍微走近點,就會把垂下的枝條全部收卷起來的類似大號含羞草的樹。看上去十分漂亮,從樹枝上垂下來一條條綠色藤蔓,藤蔓上結著一個個白裏透紅的“果子”的樹(實際上那並不是什麼果子,而是一種名為花果蛇的類蛇動物,還好在我想要去摘一個果子的時候有隻肥笨的兔子大小蝙蝠狀的齧齒動物撲到了那上麵,頓時被卷曲纏繞起來,嚇得我之後都沒敢隨便摸東西(其實當時我真過去了也不會有事,旅遊機器人的生物驅逐功能可不是什麼擺設))
時間逐漸過去,天色也開始變黑,可以看到,有的植物上已經開始擠出綠光了。
從地圖上看來我距離芝寧泉差不多還有二十多分鍾的路程。手機接收也收到了景區的信息,一時間不少住宿和飲食娛樂的廣告信息被推送過來,看到這些信息,我倒不急著趕路了。
左摸摸右碰碰,給這朵花拍張照,在那邊留個影,我漸漸放慢了前進的腳步……
“就是這裏了嗎?”我腳踩樹枝手扶樹幹的俯瞰著眼下這片浸透在綠光中的山穀。
這裏便是芝寧泉景區了,一個深藏於叢林中的山穀中的奇妙景區。
注釋1:針對普通人在外星球上發現未知動植物,發現人有優先命名的權利,起名經過審核後就會一直沿用那個名字(隻要不是太離譜,同時也不違法侵權的名字一般都是可以通過審核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