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日:不遠了(2 / 2)

對了,昨天出發的時候我是帶著耳機聽著音樂的,沒辦法,一個人的行程實在不怎麼好受,尤其又是這樣完全沒有什麼樂趣可言的前行。但是今天的我卻沒有帶著耳機了,不是因為手機沒電,隻是聽歌的話,這個手機連續聽一周都不是問題。而是我在徒步前行的過程中逐漸的發現了其中的樂趣。

當你踩在如此一片純淨的自然中,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再美的音樂也與這自然的環境的不相容,音樂是屬於城市的,自然有自然的聲音。

陣風吹過原野,雜草互相拍打,空中昆蟲扇動翅膀的聲音,腳踩在帶水的雜草上的吱嘎聲,可以聽見的東西很多。

這些東西比起那些好聽的歌說是噪音也不為過,但是配上身處的這片空曠的天地,這寧靜的原野,給人的感覺卻是比最抒情的歌都要能讓人身心寧靜。

閉上眼睛,什麼都聽不見,然後一個接一個的聲音漸漸響起,即使閉著眼睛,耳朵,鼻子,每一寸皮膚也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妙。

“咦?沒路了?”看著眼前變得模糊不清的道路,我知道這裏差不多是分歧點了。

原本的話這條路是通往最近的芝寧泉的,所以被踩出了路,後來隨著附近景區的開發(一部分是非官方,徒步旅行者們自行探索出的自然風景),在綠光站與芝寧泉的中間的某個最適合的地方,大家在這裏分道,有的南下去淺水湖區欣賞水天一色的湖景(以及百須魚一類的珍饈),有的則選擇北上去看滿是各色鮮花的大草原(老於他的照片,還有阿光夫婦準備去的地方),有的則往偏北方的叢林深處冒險,有的……各路的行者大都不約而同的在此分道,再加上綠光上植物們的強勁活力,於是便讓本身就不怎麼明顯的道路在此徹底斷了。

我的目的地是偏南邊一點的叢林,稍微辨明一下方向我便往那邊走去,有導航的幫助以及小機器人即時引導,大方向上是不會出什麼問題的,不過具體的地點還是會有個幾裏地的差距,這倒不是軟件精度問題而是故意被設置成這樣的,如果完全把人直接引導到目的地,豈不是太無趣了麼?雖然像百多年前那樣讓現代人拿著古老的紙質地圖慢慢摸索不太現實(確實有些小圈子還崇尚這種複古的找路方式,甚至還有專門的地圖繪製師),但是讓軟件精度差一點,讓旅行過程有點意外和驚喜還是不難辦到的。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或許是因為我一直向東前進的緣故,我感覺這裏的氣溫升高得特別快,之前還能穿著外套挺舒服的,現在我都把外套脫掉,甚至衣袖都給擼起來了,但是依舊還是覺得有些熱,背上都給汗濕了一大塊,唉,又是一筆清洗費。

差不多到十二點半的時候,連踩在腳下的雜草裏都沒什麼雨水了,這太陽未免也太毒了點,我扇了扇涼風,然後抹掉額頭上的汗一屁股坐了下來,不能繼續前進了,再這麼走下去非得中暑不可。

雖然視線之內已經能看到遠方的地平線上的森林了,但我實在沒法繼續前進了。

有了之前的經驗,我很快就把帳篷給重新撐了起來,一頭鑽進帳篷,哎呀哎呀,真是涼快。

灌了一口涼水,然後用毛巾擦了擦頭上的汗,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這裏植物的根係是那麼發達了,還是春季就這麼高的溫度,不長那麼長的根絕對活不下去!

這麼熱的氣溫,我也沒什麼心思弄午飯了,隨便開了份肉罐頭直接用勺子舀著吃了起來,雖然是涼的,但是這麼熱的天氣吃點涼涼的罐頭肉,倒也正好。

吃完東西,我把汗透的衣服還有罐頭丟在帳篷門口,然後聯係了服務站的機器人,接著直接躺在離水藤帳篷裏美美的睡了起來。

稍微睡個覺,三點鍾再起來趕路吧,反正還有幾公裏的樣子了,運氣好的話晚飯應該能到芝寧泉的翡翠園去解決了。

躺著享受從地麵傳來的涼意的我如此想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