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雙11”狂歡中藏隱憂(1 / 1)

毒舌糾察隊

“雙11你花了多少錢?”循著這句近日最流行的見麵語,筆者發現,1993年南京大學四名男生寢室臥談時的一句“笑言”,已被如“雪崩”一般的瘋狂購物消解得近乎“大雪無痕”,六年前的“雙11”,淘寶商城靈機一動“嫁接”網購促銷活動,讓“光棍節”衍生為堪稱饕餮盛宴的購物狂歡節。

且看今朝,血管裏流著“投機血”、擅長捕捉“戰機”也製造噱頭的各路商家,將“光棍脫光”這“上佳食材”勾上芡,蘸上蜜糖,裹著金箔,鑲嵌得漂亮,打扮得養眼,演繹了一出出購物狂的悲喜劇。

“雙11”的購物狂潮確實富於戲劇性。明明是屬於單身漢的“節日”,卻被天貓乾坤大挪移成為網絡購物的“大聯歡”,購物鬧得歡的人,超過60%是有家有口人士,光棍不過四分之一。而且,這大幕拉開,上演的不隻是狂歡,也有悲情劇,也有喜劇,卻滿含諷刺與幽默。既是如此,就應評出各式男女主角了——

喜劇最佳男女主角:這男主角非福州一先生莫屬。他想在11日當夜大買特買,無奈被老婆用繩子綁住雙手,不料,他竟然用腳操作下單,成功消費2萬多元。女主角呢,似應授予他的老婆了,綁住老公雙手,這是多有喜感的“創意”!

悲劇最佳男女主角:筆者推薦一對沈陽網友,孫小夥為避免“雙11”虛抬價格,之前收藏了多款商品,但女友小淩不信這一條,也不信小孫不聽勸就分手的威脅,刷爆了他倆所有的卡。小孫惡狠狠地將堆成小山一樣的郵包摔到小淩身旁,將她“摔”成了悲情最佳女主角。不過,當他靜下來看到剛買的圍巾原本60元,“雙11”當晚漲到900元再打折降到119元時,他也成了悲情男主角……

眾多網友擅長“創新”,“剁手族”這一新詞就傳神地表現了“雙11”購物悲喜劇的慘烈與瘋狂。是故,筆者以為,與其說這是購物的饕餮盛宴,不如直指其性狀——庶幾乎成了購物“雪崩”“雷暴”“火山噴發”,隨之也成了一場“物災人禍”。幾家歡樂幾家憂。此際,“災區”之眾已經投入了積極的“生產自救”,情緒還算穩定的大半“災民”,恐怕會生暢想:如果“雙11”之夜,路由器突然壞掉,就不會如此痛得直咬牙了吧?

是夜狂刷卡,勝讀十年書。非常時段不過一天甚至幾個小時,給人們的教益或教訓也許遠勝平庸十年。麵對著阿裏巴巴等喜出望外的電商,一邊狂舞著571億元的交易巨單,“標榜”自己坐擁“世界上最大的3D印鈔機”,一邊漠然“價格先漲後降”、“貨源不足難搶”、“預付訂金不退”等問題,形形色色的刷卡族固然應該有悟,有關方麵、監管部門更當了然、明晰自己作為“市場守夜人”的責任:消費不可少了監管,市場失察就是失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