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有自己的曆史觀(1 / 3)

要有自己的曆史觀

本刊特稿

作者:李鐵映

辛亥革命為近代中國的曆史進步開啟了大門。辛亥革命是曆史發展的必然。我們紀念辛亥革命,不僅要銘記這個曆史大事變,緬懷我們的先烈、先人,更重要的是從這個大事變中,清醒地認識100多年來我們所走過的道路,從中汲取寶貴的曆史經驗。

隻要曆史不斷地發展,社會不斷地變革,每一代人對前人的曆史都要做出自己的詮釋,都要說出自己對曆史的再認識。人類是站在自己的曆史上前進的!

要有自己的曆史觀

辛亥革命這段曆史,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曆史上發生的那些事實和經驗,對我們今天有什麼價值?對曆史重大事件的研究,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多、更深厚的經驗,少走彎路,少付代價。研究曆史,重讀自己的曆史,是為了我們明天的路走得更好。

世界上沒有曆史的國家有沒有?沒有。沒有曆史的民族站得住嗎?站不住。曆史是自己的根,自己的精神家園。曆史雖然是先人的足跡,是先祖做過的事,但它屬於人類實踐。先人的實踐,也可以看成我們自己的實踐。人類的認識,就是在人類自身的曆史實踐中不斷總結和積累的。曆史是研究人類的知識體係,是我們人類智慧的軌跡。大思想家、大哲學家、大政治家,無一不是讀史者和史學的愛好者。

曆史是一麵鏡子,一本教科書。曆史是人類的思想史、智慧學。曆史是必讀之書。每一個人都要從孩提時代走向成人,從家庭走向社會。要成長,讀史、明史是必由之路。史之重要,百科之首,百書之要。研究曆史就是研究我們自己,研究我們的未來。我們經常說的愛國主義,就是對自己曆史的尊重、愛護和保存。沒有曆史,何談愛國主義?愛史即是愛國、愛民族。

“欲滅其國,必先去其史”,這是一個被曆史佐證的真理。欲侵其國,必先亂其心智。先伐交,亂其國,而後伐兵。要搞亂一個民族思想,先搞亂它的曆史。曆史不亂,我們讀的曆史書不亂,我們的心智就會明亮。

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個民族的生存,一個國家的興亡,必須有一部信史!“己不亂,人豈亂之?”心亂是己亂之首。心亂了,己就亂了!欲亂其身,必先亂其史。曆史是一種寫在時空中、寫在大地上的特殊存在,是記錄在天地之間人類的實踐。沒有一部真實信史,一個國家難避亂國亡國之難。

對曆史是不能“假如”的、“若是”的,也是不能隨意詮釋的。曆史不能荒誕地戲說,更不能任意地塗鴉、篡改、編造。欲亡我之人,必先忘我史。但自亂己史,則會成為民族千古之罪人。

史書就是一位先生、一位前輩和先哲。曆史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不可揣摩,更不可編造、杜撰。曆史是鐫刻在人們心靈中永遠的印記,是嚴肅的科學。我們讀史應該帶著崇敬先人的過去、尊重自己的文明來讀。向先人學習,向曆史學習,向人類的實踐學習。在學習中,實現自我知識的升華。重大的曆史無一不深刻地影響著社會,影響著後人,影響著未來。

這就是我認為的讀史之必要,讀史之必須。讀史是人生的必修課,永遠不能或缺。史是我們民族、我們每一個人的精神家園。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三次大變革中第一次之發端。辛亥革命這部曆史之書,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開篇,蘊藏著極其豐厚的政治、社會、思想、文化的營養。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明了這段曆史。

所謂“告別曆史”、“告別革命”的說法是亂心之論。辛亥革命的曆史是中國的曆史,是中國人民的曆史,是我們自己光輝的曆史,永遠值得我們自豪、稱頌和銘記。

保存曆史、保存記憶,就是保存我們的文明,保存中華民族精神之源泉,保護我們的力量和智慧。誰最重視中國的曆史呢?中國人。誰最愛中國的曆史呢?中華民族、中國人民。要篡改我們的曆史、禍亂我們的心智的大有人在。那些不願意看到中國發展、不願意看到中華民族覺醒的人,不願意看到中國人民強大富裕的人,都不希望中國有一部真實信史。各種各樣的編造、誣蔑,竭盡之能事,目的就是為了搞亂中國人的心智。

世界上,有誰對自己的曆史搞“大揭秘、大暴露、大醜化”?販賣黑奴的曆史、販賣鴉片的曆史、殖民地的曆史,始作俑者搞大揭秘了嗎?我們都有自己的切身體會,別人任意誣陷你的父母,你能容忍嗎?任意塗改你家族的曆史,咒罵你的祖先,你能接受嗎?捍衛我們自己的曆史,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天職。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責任捍衛中華之文明。一部真史、信史是大事,是命運,是前途!

在中華民族覺醒、中華民族振興的曆史進程中,“威脅論”也好、“大揭秘”也好,都值得我們高度警惕,認真應對,中國不怕壓,不怕捧殺,但是,我們同樣也應該警惕那些捧殺、忽悠、吹捧的論調!

辛亥革命是曆史發展的必然

辛亥革命作為一個大事變、一座裏程碑,已經鐫刻和矗立在曆史上了,不能重新演繹!事實是不能改變的。

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領導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封建帝王專製製度,開啟了中華民族複興大業的新曆史。為什麼說辛亥革命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武昌首義打響革命第一槍的時候,孫中山先生不在武昌而在美國。但我們還是說辛亥革命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因為孫中山先生為啟迪中國人民的思想,組織革命力量,建立革命政黨,奔走呼號數十年。他是近代中國人認識中國國情和發展道路的先行者。他關於民主革命的思想、理論體係和實踐,代表著當時中國曆史和人類曆史發展的新潮流。

民主革命不是資產階級的專利,而是人類政治文明曆史發展的必然。人類社會進步發展到一定階段,就要采取新的國家治理方式和社會管理方式。民主共和國,是人類政治文明進步的產物與必然。作為政治文明,它是科學,是曆史的必然。資本主義對民主共和製度的發展和完善,為曆史積累了豐富的運作經驗,也是人類進步的智慧,文明發展的成果。

辛亥革命的曆史任務,是推翻清王朝的統治,結束封建帝王專製製度。而推翻封建主義,建立現代中國,則需要很長的曆史時期才能夠完成。封建主義在經濟、政治、文化、思想意識、製度等方麵,有著深刻而深遠的影響,我們不可能要求辛亥革命這一場革命,就能夠完成反封建的任務,從而終結封建主義。

辛亥革命的第二大功績就是開啟了近代中國曆史進步的大門。“近代中國”有兩個重要曆史階段,一是1840年到辛亥革命的晚清史,一個是辛亥革命到1949年的民國史。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共產黨成立,帶領中國人民繼承和發展了辛亥革命的事業,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製度,進行了改革開放,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發展,展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精神”。

談到“精神”,最重要、最能涵蓋中華民族精神的,就是百年中國近代史和百年來形成的“偉大的中國精神”。這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建設事業中,在中國曆史進步和發展中所凝聚的“中國精神”。我認為,中國影響世界、奉獻給世界的最重要的方麵就是“中國精神”,自強自信,依靠自己,走自己路的精神。中華民族曆史昭示的偉大精神,不僅鼓舞著中國人,也是對世界人民的最大貢獻。

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就是要高高舉起她崇高和神聖的旗幟。我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夠清醒地認識這個問題。說革命不用再談了,革命本身不是必須,說這樣的話,等於說我們的祖先、父母也不是必須一樣,缺乏我們必須擁有的曆史感。

1840年到辛亥革命的70年間,是中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曆史過程,是被帝國主義宰割、欺壓、侮辱的70年,是中國人民災難深重的70年。辛亥革命發生時,中國人生靈塗炭,積貧積弱,無以生存,已經忍無可忍。重讀這段曆史,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中國社會的黑暗、人民的痛苦,都是來自於帝國主義的欺壓、掠奪,封建主義製度的腐朽沒落與清王朝的腐敗無能,這些構成了當時中國社會最根本的矛盾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