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激發新產品設想的方法
新產品設想有多種多樣的來源,但這隻是指明新產品設想尋求的方向。好的新產品設想還須要針對各種來源進行誘發,這就是要研究產生新產品設想的手段,也就是要研究激發新產品設想的方法。北美一些成功的方法有:問題編目法、特性列表法、頭腦風暴法、收集筆記本法和參數分析法等。這些方法隻能看成比較容易誘發產生新產品設想的手段而已。實際工作中不能過分拘泥於方法如何,關鍵是要千方百計引導來源各方解放思想,廣開思路,構思出獨創一格的新產品。下麵對上列方法分別作簡要介紹。
(1)問題編目法
這是近幾年研究出來的一種產生新產品設想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1]對消費者來說,使其已知的產品同所提問題發生關聯,比針對一個想象中的假定產品去找問題要來得容易;[2]要解決其問題的通用辦法,一般都是頗為有限的。它的基本做法是:給消費者提出一張問題表,所提的問題都是消費者日常生活中密切相關從而十分熟悉的一類產品,如食品、服裝、化妝品等。要求他們對列表針對某一類產品的特定問題,結合自己熟悉產品的性能、愛好、使用習慣和新的要求聯係起來,從而誘發出新產品的設想。
(2)特性列表法
特性列表法是一種周密地尋找設想的方法,它要求把現有產品或某一項目、某一問題的特性,如產品的結構、形狀、參數、成份等列在一張表內,將表作為指引方向和啟發思想的一種手段,引導人們從各自不同的觀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觀察這些特性,按照各自的想法和要求逐一修改這些特性,直到出現新的特性組合為止。這種新的特性組合將是能更好地滿足需要的新的組合。如果是一種產品,那將是一種新產品的設想。例如,有一家公司生產用於裝配線上運輸產品零件的貨盤,公司要求革新產品設計,采用特性列表法列出了現有產品的特性,如:木製結構、長方形的腳墊條,提升叉車從兩側叉入。經分析研究每個特性後提出改進的設想是:將木結構改為塑料結構,從而降低產品價格;將長方形墊腳條改為蝶形,便於儲放和叉車叉入。該公司運用特性列表法獲得了一種性能更為完善的產品設想。
——有其他用途嗎?原有產品有無新的用途?修改後有無別的用途?
——適合嗎?這還像什麼?這個暗示了哪些別的想法?過去提供過類似的東西嗎?我可以模仿些什麼?我可以努力超過誰?
——能改進嗎?改變意義、顏色、動作、聲音、氣味、形式、形狀?其他變化?
——能放大嗎?增加什麼?時間更長?頻率更大?更強?更高?更長?更厚?增加價值?增加成分?加倍?增加?放大?
——能縮小嗎?減去什麼?更小?濃縮?微型?更低?更短?更輕?省略?流線型?分開?簡樸?
——能替代嗎?誰可以取代?什麼可以取代?其他成分?其他材料?其他過程?其他能源?其他地方?其他方法?其他音調?
——能調整嗎?交換成分?其他樣式?其他布置?其他順序?調換因果?改變步調?改變時間表?
——能顛倒嗎?調換正負極?反過來怎麼轉回去?上下顛倒?顛倒功能?改變處境?扭轉形勢?調換一個麵?
——能合並嗎?混合物、合金、種類、綜合可以嗎?合並元件?合並功能?合並要求?合並想法?
特性列表法的好處在於將使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範圍內,使思想圍繞著問題去進行想象。但由於限定範圍,很可能會抑製創造性思維活動,一定程度上抑製了人們豐富的想象力。特別是對新產品難以引發出全新產品的設想。
(3)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是產生新產品設想方法中最為人們熟悉,而且也是用得最廣泛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基於這樣一種信念,人們通過互相座談,通過有組織的小組活動可以激發出更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頭腦風暴法的基本形式是小組座談,自由討論。這種方法常常產生出很多好的設想,特別當討論到專業範圍時,效果尤為顯著。也許這種方法已為人們所熟悉,於是往往忽視應用這一方法時的極為重要的計劃過程。要使有限時間能產生出有用的產品設想,頭腦風暴會議的召開一定要研究會議的程序和內容,要進行有計劃的組織設計和準備。
[1]準備好問題。
會議不能雜亂無章地開始,總得要事先準備好要討論的問題。問題不要太寬泛致使多種想法差距太大,難以獲取一個成功的設想。問題也不要太窄,以致限製了人們的回答。因此,需要認真地準備。
[2]選擇好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