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綜合不同項目的評估結果
有時為達到某一評估目標要考察多個評估項目,為得到較全麵的客觀結論,就要把這些不同的評估項目綜合在一起。綜合不同項目的評估結果,一般采用加權平均法,當然,具體權重要根據評估目的、被評估人的層次和具體職務來定。
(五)績效評估結果的運用
績效評估結果出來後並不意味著績效評估工作的結束,在績效評估過程中獲得的大量有用信息可以運用到店鋪各項管理活動中。績效評估結果有三大用途:一是通過向員工反饋評估結果,幫助員工找到問題,明確方向,這對員工改進工作,提高績效會有促進作用;二是檢查店鋪企業管理各項政策,如人員配置、員工培訓等方麵是否存在失誤,還存在哪些問題;三是為人事決策如任用、晉級、加薪、獎勵等提供依據。
二、科學的績效評估方法
績效評估除遵守一定的程序外,還應運用科學的績效評估方法。比較常用且有效的績效評估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等級排序法
等級排序法就是將各種評估因素分優秀、良好、合格、稍差、不合格(或其他相應等級)進行排序的方法。等級排序法的優點在於簡便、快捷,易於量化。在使用此方法時應盡量避免主觀偏差和趨中誤差,把握好尺度,不要把大多數人集中在同一等級。
(二)簡單排序法
簡單排序法是把一定範圍內的員工按照某一標準由高到低進行排列的一種績效評估方法,其優點在於簡便易行,完全避免趨中或嚴格/寬鬆的誤差。但它具有標準單一,不同部門或崗位之間難以比較的缺點。
(三)勞動定額法
勞動定額法是指把員工的工作與店鋪製定的勞動定額相對照,以確定員工業績。其優點在於:參照標準明確,評估結果易於做出。其缺點在於:一是針對管理層的工作標準製定難度較大,缺乏可量化衡量的指標;二是隻考慮工作結果,對那些影響工作結果的因素不加反映,有可能造成重大失誤。因此,使用此方法時,應注意與其他評估方法相結合。
(四)投資回報衡量法
投資回報衡量法是對收入和銷售額進行計算評估的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決定推薦產品的市場潛勢和假定計劃的促銷、配額強勢、價格策略等實行之下的市場的某一百分比,決定過去和目前產品的銷售額和假定銷售額的類似產品類型的目標市場占有數額的某一百分比,決定類似產品的銷售額,決定類似產品的成本數額。
(五)利益相關分析法
利益相關分析法是針對店鋪商品而言的一種分析評估方法。利益相關分析法是最近發展的較為複雜的觀念測試形式,使銷售人員能自行分析評估各種觀念。這種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列出產品特性;列出各種特性的情況定義;選擇實驗設計以提供情況給消費者,這些組合是提供利益相關判斷的基礎;各屬性的聯合組合選擇排列次序;個人次序選擇的統計應用是對各要研究的屬性的情況給予相對值,即發展其效用函數;在知其效應函數、現有的產品和各種屬性情況下,為預測消費者市場選擇發展市場模式。
(六)強製選擇法
強製選擇法是指強迫評估者從幾個描述員工在某一方麵的工作表現的選項中選擇一個(有時兩個)的績效評估方法。強製選擇法的優點在於,用來描述員工工作表現的語句並不直接包含明顯的積極或消極內容,評估者並不知道評估結果的高低。其缺點在於,評估者會試圖猜想人力資源部門的選項,並向其傾斜,造成評估結果不正確,而且由於難以把握每一選項的積極或消極成分,從而使得出的數據應用價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