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商品推介與成交(8)(2 / 3)

8科學預測顧客異議

在推介商品前,銷售人員應根據以往的經驗與在準備階段了解到的情況預測顧客可能提出的異議,這樣,才能在真正遇到顧客異議時較為沉著冷靜地應戰。

9注重積累

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學習、積累經驗,掌握更多的處理顧客異議的方法和策略。

(二)發掘顧客異議的根源

從分類上看,顧客異議根源既有主觀因素又有客觀因素;既有必然因素又有偶然因素;既有可控因素又有不可控因素;既有來自顧客方麵的根源又有來自推銷方麵的根源;既有顧客願意說明的原因,又有顧客不願說明,更不想讓他人知道或者連顧客本人也搞不清楚、說不明白的原因。任何一個高明的銷售專家都無法把顧客的異議羅列清楚,也無法說清楚導致顧客異議的根源有多少。最常見的顧客異議根源主要有以下一些:

1需求不明確

是指顧客沒有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沒有意識到需要改變目前的狀態。因此,他們安於現狀,固守原來的購買內容、購買方式與購買對象,缺乏對新產品、新服務項目的需求與購買動機。對於這類因為缺乏認識而導致需求異議的顧客,銷售人員首先要對顧客現狀有一個深入全麵的了解,然後,從關心與服務顧客的角度出發,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顧客認識與發現需要,從而讓顧客產生新的購買需求。

2支付能力

支付能力是交易實現的保證,如果顧客缺乏支付能力,就會拒絕購買銷售人員推介的商品。顧客缺乏支付能力的原因不一,如顧客的經濟狀況不好,無法承擔購買商品所需的資金;顧客隻是暫時經濟狀況不好,或是新近有一些意外支出或由於購買了其他商品導致無足夠資金購買現在的商品;或是暫時資金周轉不靈導致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貨款等。顧客由於財務狀況即支付能力原因而提出財務異議,這是銷售人員經常遇到的。如果銷售人員能夠確定這些顧客現在無支付能力,就不要浪費時間,趕緊去尋找其他顧客。要注意的是,某些顧客說沒資金,僅是拒絕銷售人員的借口,而有時顧客則是利用其他異議來掩蓋缺乏支付能力的原因,真正的拒絕原因,還要仔細觀察與分析。這就需要銷售人員根據實踐經驗和一定的策略技巧來有效識別哪些才是真正的異議,以便采取應對措施。

3缺乏了解

科技的迅猛發展,使得新產品在市場出現的間隔越來越短。而有些新產品,尤其是高科技產品的特點與優勢並不能一目了然,加上我國人民平均教育文化水平不高,使很多人不能很好地了解擺放在自己麵前的新產品,因而導致顧客異議。對此,銷售人員不僅應熟知商品,而且應掌握各種展示與講解方式,能以各種有效形式與深入淺出的語言向顧客介紹商品,進行相關知識的解說工作,這樣才能消除顧客異議,並使之產生購買興趣。

4情緒不佳

顧客很可能由於工作不順利,家庭生活矛盾,一時身體狀況不良或剛剛與別人發生過爭執而不愉快,或由於店鋪內人聲嘈雜等原因而心情不好。在這種情況下,煩躁的顧客不僅對商品產生不了好感,甚至會以此作為發泄的借口,對商品和銷售人員提出各種異議,銷售人員如果不能有效地改變這種狀況,盡可能地使顧客情緒平靜,心境好轉,那麼,最好婉言勸說顧客上別外轉轉,看看是否還有更好的商品。因為顧客的心理變化是微妙而敏感的,此時的情緒很不容易處理,采取這種消極態度,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5對抗心理

部分顧客可能會對銷售人員產生某種對抗心理,從而故意采取一些對抗性行為。銷售人員越是介紹商品優點和提出銷售建議,顧客就越覺得自己有必要提出一些不同看法,越要對推介的商品、推介活動和銷售人員百般挑剔,尤其在公眾場合,更喜歡與銷售人員抬杠、爭執,並以此為樂趣。顧客的這種行為不僅對成交形成較大阻力,並對公眾場合的其他顧客產生不良的影響。為此,銷售人員遇到這種情況時,必須保持冷靜,充分尊重顧客,耐心地從正麵去說服顧客,切不可因一時的衝動,與顧客發生爭執,那樣隻會使成交徹底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