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商品推介與成交(2)(2 / 3)

銷售人員在接待他們時,首先要讚成其想法及意見,不要爭論,要順著他們的話題。銷售人員可利用他們愛說的特點,認真傾聽,從中研究他們的目標與需求,然後,針對他們的目標和需求用與他們目標和需求有關的經曆或例證來提出自己商品的優勢。

同時,注意適時地對其能力和表現提出讚揚,並表達關切之情,促使他們在高興與感動之餘,采取購買行動。

(二)對盛氣淩人的顧客

這類顧客表現為對人冷漠,不愛說話,一說話則會給人盛氣淩人的感覺。但這類顧客說話直截了當,不愛拐彎抹角,所以銷售人員能迅速了解他們的確切需求。

在對這類顧客介紹商品時,首先要了解他們購買商品的目的,想要達到什麼目的,目前經濟情況如何,最看重商品的哪些特點。

其次在介紹過程中要抓住要點,點明主旨,保持語言的條理性,以中肯的語氣把商品的優缺點一一做出說明。

最後在交流時要以事實為依據,而不是以個人好惡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適當對其表示關心和讚揚。

以上幾點在實際推介過程中,銷售人員可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三)對不愛說話的顧客

不愛說話的顧客是銷售人員最難應付的顧客類型之一。對這類顧客,銷售人員需要了解為什麼顧客不愛說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本身的個性不愛說話;由於顧客受過某些經驗教訓,所以遵循“隻要默默不語,傻瓜看起來也像聰明人”的原則;怕一開口便須購買產品,所以佯裝不愛說話;由於沒有可交談的內容,不知該說什麼,所以保持沉默,顯得不愛說話;因為厭惡交談的對方。

銷售人員必須意識到不愛說話並不代表他們什麼都不會說。有經驗的銷售人員會主動向這類顧客發問,引導他們說話,相信隻要有適當的說話機會,他們仍會敞開心扉開口說話的。銷售人員應多詢問他們周圍的事以及想講的話題,這樣往往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顧客喜愛的話題,使對方開口說話。當顧客發表自己的見解時,銷售人員除了注意傾聽外,也可表示讚同其意見,並針對顧客關心的事情去詢問他們的意見,如此才能解開顧客的心結,消除顧客購買時的疑慮。

有這樣一個典型案例:在一個首飾店的櫃台前一位穿著典雅的年輕女子正在觀看首飾,銷售人員熱情地問了一句:“小姐,您想要什麼樣式的?”

“隨便看看。”女士回答得比較冷淡,可她的目光仍沒有離開櫃台裏的陳列品。

這時,銷售人員如果找不到一個好的話題,以達到讓顧客開口,進而達到良好地交流目的,可能就丟失了一個成交的機會。

善於觀察的銷售人員發現了女士的裙裝別具特色,於是就說:“您這裙子真有特色!”

“是嗎?”女士將目光從陳列品上投到了銷售人員身上。

“這種色調很少見,是在廣場的百貨大樓買的嗎?”銷售人員開始了他的話題。

這位女士順著這一話題與銷售人員談起來,並在銷售人員的指導下購買了自己滿意的首飾。

(四)對三思而行的顧客

這是一類傾向於精確、講求效率和條理性的顧客。他們通常被人們認為是缺乏熱情,不受個人情感影響,責任心過強的人。

銷售人員可通過行為而不是語言來列舉商品的利弊,給他們時間來核實商品;提供可能、明確、真實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所說的是真實而準確的。

同時,在向他們推介商品的時候,要做好準備,並且要有回答全部問題的準備;實事求是,合乎邏輯地研究情況;對他們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並提供相關證明,讓顧客認為銷售人員的建議是順理成章的;給他們思考的時間,通過充分的服務及有始有終的行動來向他們做出保證。

銷售人員在對待這類顧客的時候要迎合他們對商品的要求及對事物合乎邏輯的處理方法,讚揚他們的效率及想法,說明程序並略述該程序將如何產生他們尋求的效果,引導顧客提出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