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把握商品定價的玄機(5)(2 / 3)

④更新商品麵貌。所謂更新商品麵貌是指經由簡化包裝,更換品牌,使之以“新麵貌”出現。這種更新麵貌後的商品比原來的商品定價要低,容易銷售。

也許有人會認為,降價就降價,何必老是遮遮掩掩?毫無疑問,店鋪費盡苦心,想出這樣或那樣的主意絕非心血來潮。可從以下幾點來考慮暗降的必要性。首先,現有商品如果直接降價,今後欲使價格回升就顯得非常困難。采取以上幾種暗降的方法則非常靈活,價值隨時可放可收,遊刃有餘。其次,價廉,尤其是降價後的價廉往往給消費者的感受是商品賣不出去的無可奈何之舉。降低現有商品價格,會使產品的形象受到損害。采取上述種種方法降價,無損於店鋪與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最後,采取暗降的方式,可避免與競爭者的直接衝突以及不必要的價格爭鬥。

2主動提價

對於商品的提價,消費者一般都不會持肯定態度。即使店鋪有一千條理由、一萬個原因,消費者在心理上都會產生一種不平衡感。實踐證明,某種商品漲價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比較滯銷,隻有等到人們從心理上漸漸適應了以後,市場才能慢慢複蘇。有鑒於此,精明的店鋪都盡量避免提價。但是,有時由於通貨膨脹的因素,市場物價水平持續普遍上漲,店鋪的成本開支不得不隨之增加,迫使店鋪隻能提高價格來維持經營。然而,價格的提高是有技巧的。這種技巧如果運用恰當,可使店鋪不受或少受因漲價而帶來的不良影響。如果根本不講技巧,或者技巧拙劣,則會對店鋪的經營造成很大的影響。

無論什麼原因造成的提價對消費者利益總是不利的。因此,必須注意消費者的心理反應,采取恰當的提價策略。

(1)如因成本上升而造成的提價,要盡量降低提價幅度,同時努力改善經營管理,減少費用開支。

(2)如是為獲利而提高價格,要搞好銷售服務,改善銷售環境,增加服務項目,樹立良好聲譽。

(3)如因供不應求而造成的提價,切忌哄抬物價招致消費者抱怨。要在充分考慮消費者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適當提價。

(4)屬國家政策調整而提高商品價格,要多作宣傳解釋,以消除消費者不滿,並積極開發替代品以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店鋪提高商品的價格與降低商品的價格一樣也有兩種方式,即明調或暗調。明調就是把商品的標價直接提高。例如,某種品牌的電視機,原來賣3500元一台,現在提高到3800元一台。暗調就是商品的標價不變,從商品的其他方麵進行考慮,來實際提高商品的價格。

店鋪最好避免明調,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也應說明並盡可能大範圍地宣傳調價的實際原因,如原材料上漲、加工費用提高、銷售渠道費用提高等。

如有可能,店鋪最好是以暗調的方式進行漲價。暗調的方式多種多樣,這裏僅介紹有代表性的兩種方式。

(1)減少產品數量,達到實質上漲價的目的。有些商品已經有了習慣定價,稍有變動,消費者便會產生不滿情緒,對這些商品可以通過減少產品的數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當競爭對手提價的時候,本店鋪卻可以大力宣傳價格不變。盡管從實質上來說,本店鋪和競爭的對手所獲實際利潤別無二致,但消費者更能接受你的商品而非競爭對手的商品。這與消費者的習慣定勢有關,也與消費者厭惡漲價有關,但必須謹慎處理數量問題,讓消費者不會有太大的察覺,否則,消費者很可能產生受騙的感覺。

(2)更換產品型號種類。不難發現,國外的商品往往都是一係列若幹種型號。這一做法實際上是善於經營的體現。因為從價格角度而言,這類商品如要提價,隻需更換一種型號就行了,內在質量幾乎完全一樣,個別部位(如外觀)略作改動即可。這種提價既方便,又隱蔽,消費者很難覺察,也就談不上心理上不能接受的問題了。應當說,這是一種極為科學與藝術的提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