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媒體時代公民新聞的影響及發展(2 / 2)

公民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些影響多數都是積極的、健康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它還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進而導致了公民新聞在傳播內容、傳播形式上出現問題,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1.把關不嚴導致新聞失真

傳統新聞媒體在製作的流程中把關是非常嚴格的,從核對新聞來源,到采訪製作直至播出都要接受層層把關。而新媒體的開放性大導致公民新聞中把關環節弱化,人人都可以是傳播者,但並非所有的人都具有很高的新聞素質,所以公民新聞在保證了公民自由言論的同時,也成為虛假新聞傳播泛濫的“自由地”。甚至有些公民記者純粹隻圖一時之樂,發布虛假新聞。如2014年入獄的網絡推手“立二拆四”曾策劃“僧人船震”等失真新聞,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

2.內容泛娛樂化現象嚴重

由於公民新聞的傳播者多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大眾,加之把關不嚴,導致有些人為了博得點擊率,將一些道聽途說、捕風捉影的事件誇大化,甚至是有意識地製造一些聳人聽聞、低級趣味的泛娛樂化新聞吸引大眾的眼球。這類新聞的典型代表有名人“被去世”、“被離婚”等八卦。如繼演員文章與姚笛發生婚外戀事件之後,網友又爆出“文章馬伊琍赴西安辦離婚”,而事情的真相是文章回西安探望生病的奶奶。許多人的追捧加劇了公民新聞的娛樂化。

3.侵犯他人合法權益

公民新聞由於擁有著海量的信息和參與者,信息搜集、反饋迅速,導致了一些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現象。“人肉搜索”是公民新聞的一種表現,它主要是“指網民用提問、跟帖的方式來獲取搜索結果的網絡搜索方式”。②這些“人肉搜索”的基本結果就是通過廣大網民的信息搜集,將當事人的姓名、年齡、家庭住址、社會背景和關係等與事件有關的情況全部公之於眾,嚴重影響了當事人的現實生活,侵犯了其合法權益。

實現公民新聞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從我國公民新聞的發展現狀來看,它還處在探索發展階段,需要改進,有待提高的地方還很多。若想使公民新聞在新媒體的環境裏健康地發展,我們就要解決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提高公民媒介素養,強化自律意識

要想提高公民新聞的質量,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公民新聞傳播者的媒介素養。在新媒體時代,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向公民新聞的傳播者提供一些專業方麵的訓練,如在網站上開辟一些如何正確傳播公民新聞的板塊;定期舉辦一些講座,對大眾進行文明上網教育,提高網站從業人員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學校也可以開設一些關於正確使用網絡傳播信息的相關課程,讓人們從小就有媒介責任感,從而使公民新聞健康快速發展。

2.加快媒介融合,實現優勢互補

要想讓公民新聞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促進公民新聞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公民新聞比傳統新聞更容易產生共鳴,這也是傳統媒體迫切追求的。但多數公民記者的非專業性,導致公民新聞製作粗糙簡單。而傳統媒體的記者專業素養高,技能強。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讓公民新聞進行先期的信息傳播,然後由傳統媒體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報道,這樣兩者融合可以取長補短,增強傳播效果。

結 語

任何事物在發展之初都會出現問題,不能因此就否定其存在的價值,公民新聞也一樣,特別是在新媒體逐漸成為人們獲取新聞的重要渠道之後,公民新聞的影響日漸凸顯。隨著法律法規逐漸健全,公民媒介素養的逐漸提高,公民新聞會成為傳統新聞的有益補充,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本文為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齊魯文化背景下的電視方言類節目創新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4239)】

注釋:

①【美】謝因·波曼 克裏斯·威利斯:《自媒體》[R],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2003年7月

②徐玉芳:《人肉搜索與公眾輿論監督》[J],《當代傳播》,2011年第1期

(作者單位:青島濱海學院藝術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