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三)
學校分班這件事情,在宋子然家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地震”,家裏人本認為學校進一步發展改革,變身為高級學校,教育水平和教學設施必然也能跟著“高級”起來,這樣子然以後的前途才能更加光明。可突如其來的這次“變故”,使得大家開始擔心如果子然沒進重點班,不僅學習的環境和動力會一落千丈,更重要的是長期以來積累的好名聲也會不複存在,從此跌落神壇,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於是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開始了“全家總動員”,從後勤保障,到習題輔導,“台前”“幕後”每一項都做到了極致。而在宋子然看來,分班對於自己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既能換換環境,又能認識新的同學和朋友,至於重點班不重點班,他倒是一點也不在乎,子然總認為,自己是搞文學的料,但這並不代表自己就是學習的料,以後目標不高,能靠“文字”來吃飽穿暖就行,總好過那些一輩子不斷“往上走”,卻從來不知快樂幸福是何物的人。
雖然為了這次重要的選拔考試,家裏的準備工作已經做到了萬全,但宋子然的媽媽還是不放心,為了能幫助孩子把半隻腳先邁進重點班,子然媽媽托關係、找朋友,希望能借此從校領導的口中聽個準信,也好讓自己放心踏實。這不去倒好,一去才發現,原來每個孩子的家長都抓住這有限的時間在上下“活動”,看來這次考試對於孩子來說是次“小考”,對於家長們來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考”。其實從本心來說,宋子然當然也想考好,當然也想進重點班,這就仿佛是你在一個地方取得了成功和地位,被很多人都認可了,現在突然需要重新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水準,擔心緊張是肯定難免的,但要說是完全不在乎不在意,但絕對是屬於自己騙自己了。
考試的那天早上宋子然去的特別早,不是想早點去多看幾眼書,而是想看看同學們對這次考試都有什麼看法,結果是他發現這次的考場安排比較特殊,周邊全是不認識的同學,各個表情單一,形色匆匆,隻有神神秘秘,絕無交頭接耳。這種感覺讓宋子然很不舒服,特別有種客場作戰的感覺,事實研究表明,開考前和熟悉的同學朋友扯幾句閑話,聊幾句八卦,絕對是有利於舒緩情緒,盡快進入正常狀態的。
第一場英語考試,照理說原本並不是宋子然的短項,但坐在座位上,子然總是有種準備不足的感覺,但又想不出什麼所以然來,因此做題總是集中不了注意力,腦袋裏仿佛流著一條五線譜的音符河,上下翻飛,跳來跳去。等到教室裏的喇叭開始響時,他才發現,原來自己忘了帶聽力考試的耳機,趁著喇叭裏在放試聽題的空隙,宋子然連忙舉手求救,告訴監考老師自己耳機沒帶,希望能幫忙抓緊給解決一下。監考女老師皺了皺眉頭,表情極為難以捉摸,埋怨到:“這麼重要的考試,關係到以後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怎麼能不做好一切準備呢?”,宋子然聽後稍稍放心,因為根據經驗,一般老師這麼埋怨學生,一定是有解決辦法了,當然多大多急的事,通常老師也不會忘記諄諄教導的職責,為人師表的身份,訓斥上幾句,以示威嚴。果然,女老師從講台抽屜拿了一個新耳機交給宋子然,叮囑他先調好頻道,別錯過播送時間。然後就悠哉悠哉的踱步到門口,坐在門前的椅子上,探出腦袋,看著此刻窗外分外安靜的校園,若有所思?考試結束後的僅僅三天,成績榜就已經張貼出來,各個班級的班主任發了一條短信給孩子們的家長進行了通知。宋子然被分在了初三(4)班,重點裏的最後一個班,差強人意,這個結果在子然打聽完朋友同學們的情況後,變成了比較滿意,在子然媽媽參加完重點班專門開的家長會後,變成了特別滿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