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什麼秘密?”
阿妹說,“其實,這次的整個考察活動,是我的家族提供的全部費用。”
我說,“這個我知道,你才是考察組真正的老板!”
阿妹有點奇怪,“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說,“傳說,聽到一個傳說而已。”
阿妹,“你不會是因為這個勾引我的吧?”
我嘿嘿地笑了,我說,“天地良心!我不過是想挑戰一個新難度而已。”
阿妹沒有接我的話,她又回到自己的話題上。“那你知道我的家族,為什麼要為這次考察活動提供的全部費用?”
我說,“估計是不會因為搶救什麼民族的文化瑰寶,想必是這裏有著某個讓你們家族砰然心動的東西。是不是和古格叔叔說的那些人的目的相同?”
阿妹沉默了一下,“我不知道古格叔叔說的那些人的目的是什麼,但我們的目的隻是為了尋找一本書。”
我說,“能讓你們這樣興師動眾的,不會是又發現了一本什麼記載著絕世武功的秘籍吧?!”
阿妹說,“你知道《歸藏》這部書吧?”
我說,“聽說過,也看到過一些相關的記載。說《歸藏》是傳說中的古易書,與《連山》、《周易》統稱為《三易》,相傳為黃帝所著。《周禮?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說《連山》、《歸藏》、《周易》是三種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個經卦重疊出的64個別卦組成的。相傳黃帝作《歸藏易》,有四千三百言。宋代家鉉翁稱:歸藏之書作於黃帝。而六十甲子與先天六十四卦並行者,乃中天歸藏易也。說白了,《歸藏》一書,其實就是用占卜的方式,描述大自然的因果關係的書”
阿妹說,“看來,你還真的不是沒有文化。”
我說,“你們難道是為了《歸藏》而來?但據記載,一說《歸藏》,魏晉以後已經失傳。一說《歸藏》在漢朝已佚,因為《漢書?藝文誌》中沒有著錄,《隋書?經籍誌》亦曰:《歸藏》漢初已亡,晉《中經》有之,唯載卜筮,不似聖人之旨。明朝楊慎以為漢代時《歸藏》未失:《連山》藏於蘭台,《歸藏》藏於太卜,見桓譚《新論正經》,則後漢時《連山》《歸藏》猶存,未可以《藝文誌》不列其目而疑之。清人朱彝尊雲:《歸藏》隋時尚存,至宋猶有《初經》、《齊母》、《本蓍》三篇,其見於傳注所引者。有學者認為,西漢易學名家輩出、著作紛呈,卻未見一人留下過一句所引《歸藏》之文。有人仔細清查過所能見到的各種漢代古籍和各種索引、引得,發現西漢學者無一人稱呼過《歸藏》,似乎根本不知道有“三易”之名;東漢雖有少數學者如杜子春、桓譚、王充、鄭玄等引稱過《歸藏》之名,卻仍未能征引一句《歸藏》之文,且能稱《歸藏》名者,都是古文經學者。”
阿妹說,“錯!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