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血火抗戰 第十章 狂瀾 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1 / 2)

霍普金斯發現蔣介石似乎並沒有表現出多少興奮,他的笑容更多的是禮節性的,宋美齡卻看上去比他要興奮得多,她佩服的看看自己的丈夫,才對霍普金斯說:“是的,我們的國家是個很傳統的國家,民眾並不真正懂得如何使用手中的權力,要在實現美國那樣的民主,中國還需要至少二十年。”

“這次的選舉雖然成功,但是也必須看到其中暴露的問題,”蔣介石說:“先總理曾經說過,中國走向民主之路,首先要訓政,訓政之目的便是教育民眾,教育民眾,除了讓民眾有知識外,還應該讓民眾懂得如何使用手中權力,隻有這樣才能進入憲政。”

霍普金斯仔細的聽著,他心裏湧起股奇怪的想法,蔣介石和宋美齡在這上麵的觀點似乎有分歧,宋美齡要積極點,蔣介石相對要謹慎得多。

“我們這個國家很傳統,對任何變革都很抗拒,”宋美齡繼續向霍普金斯解釋,她的二十年是怎麼來的:“特別是農村,在農民,絕大多數農民都沒有受過教育,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行使手中的權力,重慶十六縣由於推行了十年的免費教育,整體受教育水平在我國算是高的,但依舊有很多老年人和婦女沒有受過教育,他們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在中國農村,宗族的規矩比政府的法令有效,很多人投票不是看候選人的政治主張,更多的是看他們與自己的血緣關係”

霍普金斯有些不明白,他眨巴下眼睛:“血緣關係?我不太明白,夫人,這與血緣有什麼有關係?”

宋美齡笑笑解釋道:“這是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最大不同,中國的曆史淵源很久,留下了巨大的遺產,也同樣留下了巨大的包袱。比如,中國農村的村莊裏,一般是家族聚居,家族的古老甚至可以推測到幾百年前,村子裏大部分居民都是同一個家族,他們的可能在五代甚至十代以前是同一個父親,比如就在不遠處的石坪橋,這裏最大的家族有五家,這五家占鎮居民的六成,老老少少加起來有兩千多人,其餘十一家,加起來也隻有七百多人,如果五大家族的候選人參加競選,其他競選人,不管他的政治主張是什麼,都很難當選,因為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寧肯相信家裏人,也不願相信外人。”

霍普金斯聽著,驚訝的張開了嘴,這種情況在美國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即便最古老的家族,也沒有超過十代,更不用說,十代人,全部居住在一個地方,這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My God!”霍普金斯叫道,他搖搖頭說:“這難以想象,真是難以想象!”

“我們國民黨主張三民主義,民主是其中重要內容,”蔣介石接過話題說道:“但這有個過程,不能太著急,太著急反可能造成社會動蕩,而現在我們無法承擔這種動蕩的後果。”

這個話霍普金斯倒明白,對蔣介石來說,趕走日本人並沒有完全解決中國的問題,除了日本人外,還有個GCD問題,這次重慶十六縣競選蔣介石就強硬拒絕GCD參選,這引起GCD的極大憤怒,周EN來數次約見蔣介石,向蔣介石當麵提出抗議,但蔣介石堅決不讓步,明確宣布,除非GCD放棄秘密黨員製,否則,不能參加任何政府官員競選。

在競選後期,鄧演達正式宣布脫離國民黨,章伯鈞、黃琪翔、陳銘樞等四十多人集體宣布脫離國民黨,宣布要成立中國社會民主黨,最近正在籌備中國社會民主黨第一屆大會,從各省趕來的代表雲集重慶。

鄧演達及其追隨者脫離國民黨,給競選獲勝的國民黨潑上了一盆冷水,國民黨中央宣布將鄧演達等人開除,但也僅此而已。

隨著鄧演達成立社會民主黨,羅隆基等人又在醞釀成立民主同盟,希望將青年黨、國家社會黨、鄉村建設協會等兩黨兩派聚合成一個政黨。

中國社會政治力量前所未有的活躍,各色人群紛紛醞釀成立政黨,在各種場合議論國事,似乎明天便能讓國民黨退位,一舉改變中國。

麵對這種情況,蔣介石不勝其煩,在他看來,不但不應該成立這麼多政黨,相反應該將所有政黨全部結合進國民黨,形成一股繩,全力投入國家的戰後重建,而不是這樣,政府每發布一個命令或法令,各種雜音便撲麵而來,讓政令難以貫徹。

蔣介石也非常擔心當年北伐時出現的情況在戰後重現,當年兩湖地區的農民運動帶來的混亂,讓他至今刻骨銘心,所以蔣介石嚴令劉峙和重慶警察局長派出大批警察和軍隊到各個選區維持秩序,對犯罪行為施行嚴懲,同時加強基層黨組織和三青團力量,保證選舉中不會出現偏差,可這一點也受到GCD的強烈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