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血火抗戰 第十章 狂瀾 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2 / 2)

種種原因加起來,斯大林感到必須作出讓步,羅斯福又恰到好處給出了梯子,提出讓中國軍隊從蒙古部分後撤,美國向蘇俄援助一千輛卡車,以提高蘇軍的機械化能力。

蔣介石還聽出了另一層意思,斯大林尊重中蘇邊境,看來斯大林不但擔心中國軍隊進入蒙古,也擔心中國軍隊趁機進入蘇俄遠東地區。雖然中國的實力趕不上蘇俄,可一旦美英在背後支持,中國完全可能在戰後賴在那裏不走,就如同在蒙古一樣。

“我們也尊重中蘇邊境,”蔣介石在心裏鬆了口氣,他神情明顯鬆弛下來,暗示霍普金斯自己已經聽懂他話裏的意思,中國軍隊不會進入蘇俄遠東地區:“不過,霍普金斯先生,中國有句老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想知道,斯大林如何保證他不會悔諾,再生出新疆那樣的事?”

“對於這個問題,總統已經考慮到了,所以他希望中蘇之間能簽訂一個諒解性備忘錄。”霍普金斯說道。

蔣介石微微皺眉,他想了想說:“霍普金斯先生,我必須承認,我國目前還沒有力量與蘇俄正麵對抗,所以我希望美國能參加這個備忘錄。”

霍普金斯心中暗罵,既然知道無法與蘇俄對抗,還采取這樣強硬的立場,差點導致整盟國內亂。在心中歎口氣,對羅斯福總統更加欽佩,蔣介石的要求已經在他預料之中。

他微微一笑:“當然,總統的意思是,美國和中國蘇俄的同盟關係不僅僅停留在戰爭中,還希望在戰後也繼續保持,以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蔣介石這才真正鬆口氣,他的臉上浮現出舒心的笑容:“如果能這樣,那就太好了,霍普金斯先生,我派外交部長王寵惠代表國民政府與蘇俄會談,不知道會談地點在那?是莫斯科還是重慶?”

“斯大林元帥的意思是在重慶,由蘇俄住貴國大使擔任蘇方談判代表。”霍普金斯答道,此刻他想起斯大林的表情,在商議談判地點時,他原來提出的是莫斯科,因為這樣可以給斯大林一點安慰,好像中國是去求和的,可斯大林卻露出了厭惡的表情,非常直接的表示,地點就在重慶,讓蘇俄駐華大使擔任談判代表。

霍普金斯認為這是因為斯大林在中國問題上觸了黴頭,丟了麵子,斯大林一向瞧不起蔣介石,也瞧不起中國,可他偏偏在這裏丟了麵子,這讓他心裏非常窩火,不但不想見中國人,甚至連中國都不願聽到。

蔣介石沒有多想,立刻點頭答應下來。曆時近半年的中蘇問題終於解決了,這讓蔣介石感到放下一塊巨大岩石一樣輕鬆,他罕見的親手提起水瓶給霍普金斯添上水。

“中蘇問題得到解決,對我們盡快擊敗日本掃清了障礙,”霍普金斯開始恭維蔣介石了:“委員長先生,這需要您和斯大林元帥的高瞻遠矚,堅定信心。總統讓我轉告您一句話。”

“請說。”蔣介石微笑著做個手勢。

“總統讓我告訴您,他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現在我們的首要工作是擊敗日本人,在這個前提下,要忍受一些暫時的困難。”

蔣介石神情嚴肅的點點頭:“請替我轉告羅斯福總統,非常感謝他的支持。中蘇問題解決後,我們便可集中全部力量東進,光複東北,平定新疆叛亂,推動國家建設。,霍普金斯先生,最近我們在重慶周邊十六縣進行了民主選舉,這次選舉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在積累經驗後,國民政府將在全國推行。”

關於重慶十六縣進行選舉的事,美國曾經派出觀察員進行全程觀察,觀察員曾經向國務院作過報告,認為這次民主選舉嚐試總體看是比較成功的,由於國民黨在全部十六縣中獲勝,可以堅定蔣介石在全國推行民主的決心。

霍普金斯還記得在大使館看到的報告:“…..,這是個缺少民主的土地,這個國家兩千年的曆史中,從來沒有過民主基因,由於推行強製教育,重慶周邊十六縣在這個古老國家中的受教育程度算是最高的,但真正理解民主的人依舊不多,這次選舉中暴露出很多問題,無論國民黨還是參選的民主黨派都有違規,不過雖然如此,但這個舉動也證明了國民政府推行民主的決心,是值得鼓勵的…….。”

“我已經聽高斯大使介紹了,”霍普金斯非常讚同認為觀察員的報告,他非常誠懇對蔣介石說:“委員長先生,我非常清楚在貴國施行民主選舉的困難,進行政治改革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智慧,絕不比擊敗日本人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