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高君,你真是應戰爭而生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戰場。”秦彥三郎心念一動,隨即大喜,這的確是個解決方案,日本在對蘇作戰中注定是配角,戰爭的目標應該是有限的。而且立高之助說得很對,大興安嶺以北是西伯利亞高原,冰天雪地,數量龐大的部隊很難在這一帶生存。
蘇俄通向遠東地區的鐵路大動脈,西伯利亞鐵路,也是選擇的蒙古境內,而沒有走外興安嶺以北,因此隻要占領外興安嶺以南就可以結束這次進攻。
“關東軍大演習還要等一個半月,到時候蘇德戰爭發展到何種程度,我們也可以視情況而定。”西尾壽造仰頭看著那塊正大光明牌匾,這時也插話道。
“美國的感受不能不顧忌,首相很可能會先選擇談判解決爭端,這樣我們便留下緩衝餘地,在這個時間段,我們先解決蘇俄,然後再掉頭對付美國。”立高之助踱步到禦座旁,衝秦彥三郎做個請的手勢。
秦彥三郎微微一笑便坐上去,他隨後就感到這位置並不舒服,禦座的靠背上伸出一節,正好撐在他腰下,迫使他不得不挺直了身子,也不得不保持這個姿態,時間短還好說,時間一長也挺難受。
“哈哈,秦彥君,這位置坐著可不舒服。”很顯然西尾壽造已經坐過,知道坐在上麵的滋味,立高之助也憋不住樂了,很顯然那滋味他也曾嚐過。
“喲西,”秦彥三郎露出歡快的笑容,從座位上下來,看著裝飾得富麗堂皇的寶座,搖頭歎息,這禦座看著舒服,誰知道坐上去卻如此難受,可幾千年了,中國人不知疲倦的爭奪這把椅子。
宏大的太和殿秦彥三郎流連不已,可他的時間隻有半天,又趕時間遊覽了中和殿和保和殿,這後兩處就沒有那麼細致了,但依然讓秦彥三郎不斷發出驚歎。
局勢的的卻讓他們意外,近衛文麿因尾崎秀實事件在七月底宣布引咎辭職,近衛內閣倒台,八月初,裕仁授權東條英機組閣,同時還同意其兼任陸軍大臣。
東條內閣的第一件事便派出專使出訪美國,與美國談判,東條發表的國策方略依舊把解決支那事變作為內閣的首要工作。但東條依舊麵臨陸軍上下彌漫的要求對蘇宣戰要求,這股要求已經越來越強烈。東條已經接到關東軍青年軍官正在秘密串聯,準備仿九一八和盧溝橋舊例,下克上,逼政府同意。
作為下克上的行家裏手,東條對此無可奈何,他知道這事不是靠命令就能壓下的,當年他就是在沒有命令的情況率關東軍先遣兵團入關,此舉導致盧溝橋事變進一步擴大,才有了今天的支那事變。
是否對蘇宣戰,東條英機心裏也拿不不準,美國的威脅近在眼前,而蘇俄又是長期以來的宿敵。德國對蘇俄的進攻如火如荼,駐德國大使大島頻頻來電,催促立刻對蘇開戰,認為蘇俄崩潰就在眼前,攻克莫斯科指日可待。
大島是根據戰場情況作出如此判斷的,德國的攻擊出乎意料的順利,突襲異常成功,就在6月22日一天,蘇軍部署在前線的六十多個機場遭到轟炸,一千二百架飛機被炸毀。地麵上,三路大軍勢如破竹,到七月初,中央集團軍已經攻克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七月中旬攻克莫斯科門戶斯摩棱斯克;南方集團軍取得邊境地區戰鬥勝利後,順利攻抵基輔築壘地區。
七月中旬,中央集團軍在攻克斯摩棱斯克後,調轉兵鋒向西南突擊,在烏曼圍殲蘇軍兩個集團軍,包括集團司令員在內,俘虜就有十萬人。這個巨大的勝利,很快便被接下來的基輔圍殲戰所淹沒。
基輔圍殲占可謂人類曆史上最大的圍殲戰,這一戰,從盛夏打到初秋,最終蘇俄西南方麵軍和布良斯克方麵軍,以及南方方麵軍一部,六個集團軍,總兵力達百萬人之多,被德國中央集團軍和南方集團軍合圍殲滅,僅俘虜就有六十六萬。
德國的攻擊越來越順利,東條英機卻如坐針氈,誠然,因為軍事行動的順利,來自德國的壓力減小了,可來自陸軍內部的壓力卻越來越大,關東軍的大演習一再推遲,可東條卻從這種推遲中感到不妙。
八月中旬,滿洲憲兵司令部報告,華北派遣軍作戰課課長立高之助大佐密赴新京,與關東軍第一課課長高級參謀有末次大佐,磯村武亮中佐等關東軍青年軍官密談,商定以演習的名義集結兵力,在演習期間製造事端,而後對蘇俄展開大舉進攻。
“混蛋,混蛋,他們要做什麼!梅津司令官為什麼不製止!”東條勃然大怒,怒視著板垣征四郎,他認為這是板垣背著他進行的秘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