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赴宴會同館(2 / 2)

會同館內,禮部尚書李原名和殿庭禮儀司司正趙善正、禮部主客司司正陶壽亭幾人,正在招呼著各藩屬國使節團使節入座間,會同館館夫上前奏報,說十六殿下已經到了館外。

已經入座的高麗、琉球、安南三國使節聞聽十六殿下到了,更是起身,要陪著李原名、趙善正、陶壽亭幾人出門迎接朱栴,其他使節一看,也紛紛起身,一同出門迎接。

著冕服的朱栴還是讓李原名等大員眼前一亮,人要衣裝果然不是一句空話,十六殿下穿了冕服真是人中龍鳳,隻是他一臉稚氣未脫而已。

“禮部李原名見過十六殿下。”

李原名見著朱栴後,忽地撩起朝服前襟跪下就拜,趙善正、陶壽亭跟著也跪了下來,後麵更隨而來的使節們也紛紛跪下。眾人這一跪,朱栴反倒有些不大自在,自從到了大明朝,這樣的場麵還是頭一遭,不緊張才怪。

朱栴慌張就就要上前扶起李原名等人,趙媽卻上前扯了扯朱栴的衣角,隻低聲道:“公子爺注意禮數,你可是我大明朝的皇子。”

趙媽一提醒,朱栴忽地明白了許多,自己是代表大明朝赴宴的皇室人員,自是不可輕率亂了禮數和法度。

“幾位大人、列位使節請起,本殿下這廂有理了。”朱栴揮手讓眾人起身間,還是不忘抱拳回禮。

“謝十六殿下。”李原名帶頭謝過朱栴後,使節們也紛紛起身致謝朱栴。

“十六殿下到,鳴炮。”

隨著館夫一聲唱喊,會同館中燃放起了爆竹,緊隨著爆竹的便是煙花,煙花在夜空中綻放不斷,似是半個京城都被裝點,一時間“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的絢爛隻看得使節們眼花繚亂,更是被大明的國力所歎服。

“煙花畢,奏大明禮樂。”

隨著館夫的再次唱喊,教坊司的樂師們演奏起了禮樂。朱元璋開國後,很是重視禮樂,派人挖掘整理並恢複了漢家王朝的禮樂製度,教坊司的樂師們所演奏的禮樂正是恢複了前朝漢家的宮廷禮樂。

禮樂聲聲中,李原名引領者朱栴幾人進了宴會廳。宴會廳早已按照賓主關係設好了席次,首座並排的是主座,主做左右兩邊分別是主客陪同座和賓客坐。

朱栴在李原名的引領下,和李原名雙雙就坐於兩張主座前,李享、張秀才、趙媽、馬世勳七人分別站立在朱栴主座的不遠處,算是隨行人員。

朱栴和李原名落座後,館夫再次唱喊請各位使節入座,待各位使節紛紛落座後,趙善正、李原名和幾位禮部官吏也紛紛到主客陪同座落座。

禮樂變換間,館夫們開始為各位使節斟酒,接風宴也開始進入了酒意之間。

此時距離京城不遠處的官道上,一輛馬車正在十餘匹馬的簇擁下,朝京城疾馳而來。

馬車裏坐著的正是潭王朱梓,他是帶著侍從王喜和貼身內侍紀廉等人,星夜從封國的長沙府趕來。為了給父皇朱元璋祝賀正旦節,其他封了王的兄弟們怕是也會進京,朱梓自是不敢怠慢,日夜兼程的趕到來京城。

“王爺,快到京城了,天色已晚,皇宮怕是王爺進不去了,還是到於大都督府上下榻吧,出發時王妃已經給小的交待過了。”坐在馬車前頭的內侍紀廉掀起車簾道。

朱梓挪了挪身子,打著哈欠道:“罷了,還是去館驛下榻吧,於大都督府上還是改日再去為好,以免招人耳目,惹來非議。”

潭王朱梓所說的於大都督自然是他的嶽丈大都督於顯,身為五軍都督府大都督之一的於顯府上自是要去的,隻是何時去這要看朱梓的心情,眼看著就要進京城了,朱梓的心思早已經飛進了皇宮。

自上次被十六弟擠兌,萬般無奈的提前離京後,已是快兩個月了,這幾十天裏除了在自己的王府和王妃於氏恩愛,朱梓似是更在意皇宮的幾位美人,以至於他每次來京都是樂事一件。

正想著間,侍從王喜打馬到了馬車前,王喜抱拳道:“王爺,馬上就要進京了,給皇上的賀禮不知到了哪裏?算算時間,‘金刀’他們兄弟一夥該是已經到了京城。”

王喜說完,馬車裏傳出了朱梓的聲音:“慌什麼,諸位王爺的賀禮怕是也正在趕往京城的路上。”

車隊到了京城外城城門時,王喜遞上文書,城門守備將士便恭恭敬敬列隊迎接了車隊進城,隨後車隊再次起程,朝著京城內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