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子打算的挺好,利用不發財好歹穩住牛二柱,然後想辦法把倆人麻暈過去,也不加害,隻求卜發財把親事說定,以後不管他同不同意,自己就是嶽父老泰山,日後度劫飛升的時候,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三耗子叫來,讓他給自己護法,至於牛二柱身上的寶貝,倒也不急於一時,反正他是自己姑爺的朋友,隻要卜發財出馬,他肯定得跟著,那就跟自己的東西一樣了。
老狐狸既然有了這種打算,就把黃皮子的話放到一邊,倒是誠心誠意要結交這兩個人,可他這一番苦心牛二柱哪知道去,大少總是懷疑老東西不安好心,處處加著小心,倒叫老狐狸無法下手,後來雖然也喝了幾口酒,可這酒一進肚兒,就覺得天旋地轉,幾乎栽倒,要是沒有頭頂那蚰蜒撐著,早就昏睡過去了,不過這也未見得是什麼好事兒,要是牛二柱一昏,老狐狸肯定會原封不動把倆人送出去,也就沒有以後的事兒了。
牛二柱知道不好,借口出恭,把喝到肚子裏的酒又吐了出去,可巧就在外邊兒遇上了那具死屍,老頭兒怕漏了餡兒,狐狸畢竟比不得人,心思鬼蜮異常,他怕把實話說出去牛二柱不肯幫忙,這才用法術使那死屍複活,權且認作兒子,繼續這一場鬧劇,誰知適得其反,牛二柱早就看出了此中的異常,更是認得這具兩次偷盜銀錢的屍體,更加懷疑老頭不安好心,這誤會可就更深了。
老狐狸何等機敏,一見牛二柱臉色有變,就知道弄巧成拙,更加不好收拾,不過老東西自認為道行深厚,又有卜發財作為人質,也就沒放在心上,誰知道剛一回到屋兒裏,牛二柱就突然發難,不但搶回了三耗子,還用手槍逼住了自己,像他們這種野仙兒,雖然道行不淺,可在修成正果之前,最怕的還是各種天敵和火器,牛二柱用槍指著腦門兒哪有不怕的道理?好在卜發財還在控製之中,這才借他的手脫身,免去了一劫。
老狐狸雖然比黃皮子脾氣好一點兒,心胸也更加開闊,至於道行,更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在羽化之前,畢竟還是個畜生,又是驕橫慣了的,哪裏肯咽下這口氣。他原本無意害人,但被牛二柱這一逼,懷恨在心,可就忘記了初衷了,立誌要把倆人困在洞裏,先給他們一個下馬威,讓他們不敢小瞧自己,至於護法的事兒,那就隻能以後再說了。
牛二柱哪裏知道這裏頭這麼多事兒?見老狐狸借機遁走,懊悔之餘,隻想早日脫離虎穴,弄醒卜發財之後,倆人也是難得,居然想出了借香煙尋路的方法。那老狐狸雖然逃走,卻並沒有走遠,他以為自己的洞穴四通八達,輕易走不出去,一見倆人用了這種方法,才大吃一驚,萬不得已,才在岔路上點了一把火,要把倆人引上歧途。
牛二柱和卜發財果然上當,忙不迭就順著這條路走了上去,老狐狸大喜過望,又在一路上不停放出迷煙,希望把倆人迷倒在半路,那以後的事兒就好辦了,誰知道牛二柱也不知怎麼的,竟然堅持走到了盡頭處,老狐狸驚訝之餘,也對大少有了些興趣,這小夥子雖然是個凡人,卻處處透著不凡之處,究竟是為了什麼,也有心一探究竟。在這兩個凡人屢屢使自己的打算泡湯,也有點兒不忿,這才弄熄野火,自己和白骨精化作假的牛二柱和卜發財,想要混淆哥兒倆的視聽。
這事兒倒也十拿九穩,畢竟洞裏不見天日,老頭子道行又深,憑著聲音混過去也不難,誰想到牛二柱聰明透頂,居然用火折子和卜發財對起了暗號兒。老狐狸先前還不知道,直到哥兒倆一起動了手,這才感覺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