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書癡的看法(2 / 2)

即使趙高權傾朝野的時候調動各地軍隊也是要慫恿胡亥親自下發命令,而胡亥偏偏十分信任趙高。但即使這樣,趙高還是幾乎無法掌握軍隊,隻能一點兒一點兒的敲擊出來零碎的兵馬,這也是他最終失敗的最大原因。

其實即使是曆史上那個身敗被殺的胡亥,如果真的見勢不妙早早的躲起來。隻要活得過那一個晚上,振臂一呼依舊會有無數人去幹掉趙高,甚至他手下都會馬上有人反水。趙高畢竟隻是個權臣,他的所有力量其實都來源於皇帝的賜予,他還沒有真正能夠謀反成功的力量。

但是他由於皇帝的信任掌握了如此大的權力之後,反而讓他產生了更大的貪婪,想要擁有更大的權力。

而放眼天下,在這個時候能夠比他的權利更大的也就那麼一個人,於是他的謀反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即使殺掉皇帝之後,他自立稱帝的妄想依舊被打破,這個時候他可能已經預見到了自己未來會有的結局,隻不過沒有想到會來得那麼早而已。

書癡對於胡永念單獨留下他和劉老,並沒有表現出什麼驚訝的神色,他之前一言不發,倒也不是有多麼的高傲,不屑於對之前的議題進行思考。

隻是他想的都是大事,對於細微之處的處理確實並不那麼擅長,但他偏偏又擅長從細微之處發現問題,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十分矛盾的事情。

胡永念依舊沒有拖延,在諸位門客散去隻剩下劉老和書癡之後,單刀直敘的就說了出來:“陛下確實和我商議了與匈奴通商的事情,並且我們已經有使者派去匈奴,匈奴也已經有使者在回訪的路上。顧先生你竟然之前根據這幾點就能想到這個問題,想來你也是思考了很久了,那麼說說你的看法吧。”

書癡說:“讓大人見笑了,隻是我平日裏確實很多的時候都想著匈奴的事情,最終得出的結論卻依舊隻有一個,唯一能夠一勞永逸的解除匈奴危機的人方法其實隻有一點,就是與他們通商。”

胡永寧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旁邊的劉老也陷入了深思,他們都以為書癡應該是對這個事情抱有反對的態度。其實就連胡永念對於胡亥的這個決定也都有所不理解,但是陛下堅持,他也無能為力。

可是他們卻沒有想到這個書癡的想法竟然跟陛下一致,難道說他們才是真正掌握了天下局勢的人嗎?

胡永念問過陛下原因,為什麼要與匈奴通商,胡亥隻是笑了笑,沒有回答,告訴他照做就是了。

已經對陛下有所信服的胡永念也知道自己不能刨根問底,等到陛下想說的時候自然會告訴自己,如果陛下不想告訴自己,那麼應該也有他的道理。

胡亥還沒有資格去探查胡永念對他的好感度,但是假如他真的權限足夠探查之後可能會發現胡永念對他的好感度會高得驚人。

已經有幾天胡亥都隻是簡單的利用係統,探查了身邊新來的小太監和宮女對他的好感度,避免身邊出現危機。

好在結果還不錯,經過了努力篩選的人,確實避免了很多錯漏,這些人對他的好感度普遍有40點往上,但最終留在自己身邊的他隻選用了50點以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