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徐福治病,趙高要命(2 / 3)

“之後便隻看到了一個刺客,手握著匕首插入了自己的身上,陛下也倒在了血泊之中,暈了過去,其他的事情我就都不知道了。

“哼”,趙高冷冷的說:“陛下的身邊竟然沒有人,讓一個刺客混了進去,你們是怎麼做的工作?如果陛下真的出了什麼事情,你們的人頭都要乖乖的給我落地。”

大太監趕緊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說:“丞相大人饒命,丞相大人饒命,丞相有所不知,是陛下命令所有人離開房間,把所有的太監和宮女都請了出去,房間裏應該沒人了啊。”

趙高冷笑了一聲,他當然知道這個房間裏一直會有他的人,無論是藏在哪裏總歸會有人在。

他要嚴格的監視皇帝,其實即使這個假刺客真探子的小太監不死走了出去,馬上就會有新的小太監繼續進入這個房間躲在暗處來監視皇帝。

隻不過這種事情即使是對大太監和徐福也不能說,隻能是趙高自己心中的秘密。

監視皇帝這個罪名,盡管趙高現在已經達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甚至那個一人之下多數時刻都隻是個虛詞,但是他還是不敢明目張膽的做出對皇帝不利的事情。

畢竟麒麟殿上的群臣還都是忠於大秦,隻是迫於他的淫威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但即使這樣,還是有楊其昌那種人敢當堂罵他,盡管就在之前剛剛退朝後他就已經派人去滅了楊其昌滿門。

他根本不會像在朝上說的那樣按照什麼所言非宜罪或者還要羅列證據才能定下的謀逆罪來處理楊其昌。

對付李斯那種人才需要到處搜羅證據,因為李斯手中的權力在巔峰時期是可以和他分庭抗禮甚至穩穩壓他一頭的。

但是區區一個楊其昌,隻要做出強盜上門殺他滿門的假象就可以啦,最後上報官府,他一句話下去也隻是不了了之。

鹹陽縣令閻樂就是他的女婿,誰有罪誰沒罪,哪個案子要辦哪個案子不要辦,不也就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而掌握進宮出宮防衛事宜的侍衛頭領郎中令趙成是他的弟弟,所以他對於皇宮的控製可謂是固若金湯。

可是沒有想到今天還是出了這種事,他不知道這究竟是一個偶然還是有人針對他的陰謀,這麼多年想要殺他的人也有很多,畢竟忠於大秦像是楊其昌這樣的人還是很多的。

所以他自己也很少白龍魚服,這次進宮的時候就一直有十幾個身手上成的侍衛跟在他的身邊,也隻有麵對極少數人確定沒有危險的時候,他才會放棄攜帶侍衛。

他為秦始皇管理車馬的時候,有時後還會兼領著侍衛的職責,自己的身手便很不錯。曾經擋下過一次針對秦始皇的刺殺,他身上還中了一劍,修養了半個月才好,這也是秦始皇為什麼那麼信任他的原因。(多少年輕時肯為主君擋劍的人,最後還是由於權力的誘惑忍不住背叛,比如說那個大清的年羹堯)

雖然趙高是一個大奸臣,但是不得不說每一個人成為上位者的路都不是白白得來的,這其中流了多少血汗,可能隻有當事人自己清楚。

如果隻是會阿諛奉承討好皇帝,那麼像始皇帝這種英明神武的君主又怎麼會讓趙高執掌進出宮門這種看似不大,但實際上卻很有用的大權。

在曆來的史書中,趙高的能力都一貫被低估,本身被誣為閹人也就罷了,畢竟對於宦官和閹人的區別,那是在東漢之後才出現的,大多數人並不十分清楚。

東漢之前在宮中為官者包括侍衛等皆可稱宦。東漢之後,宦官才有了太監的稱呼,也是從那時起,宦官才專指太監。

趙高可是生有女兒,提拔女婿做了鹹陽縣令的男人,又怎麼可能是一個閹人,這都是曆史的誤傳,不過這些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