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2)(1 / 1)

第二篇柔性何享健第六章寧可走慢一步,不可走錯半步2

失敗的教訓比成功的經驗更重要

古語有雲,“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教人們如何正視挫折,讓人們學會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看到光明。

一份早在2000年3月“美的斥資10億元進軍互聯網”的圖片至今仍然被美的人展覽在陳列館中較為顯眼的位置。為什麼呢?這是美的在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記住曾經失敗的教訓,因為它比成功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2000年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個轉折點,由於互聯網發展的火暴程度遠遠超過了人們對它的預期,導致很多企業出現了“紅眼病”。於是,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能從炙手可熱的互聯網行業中分得一杯羹,紛紛跳進了這個看起來鈔票滿天飛的行業。

2000年3月9日,美的集團在全國各大媒體上發布董事局決議公告,正式向社會公布美的進軍互聯網產業的消息。公告稱,美的將投入10億元巨資建設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家電製造之外的第二支柱產業,專門成立信息產業管理部門,並在短期內組建電子商務公司和網絡投資公司,開通國內第一家專業家電服務銷售網站。而且,此次投資也是國內家電行業中第一家進軍互聯網產業的巨頭企業。

美的的雄心壯誌可以追溯到1996年,當時美的集團開始涉足信息產業。到2000年,美的已累計投資上億元進行網絡基礎建設,成立了專業的物流公司,建立完善的B2B電子商務網絡。同時,為適應網絡經濟時代的變化,促進產業轉型和提高競爭優勢,美的集團決定在完善B2B網絡,建立全麵的電子商務經營網絡的同時,籌建國內第一家專業家電信息服務與銷售網站,開展直接麵對消費者的B2C業務,計劃在最近開通並於兩年之內成為國內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家電專業網站。

此外,美的還積極與國際IT公司合作,打算組建電子商務公司,形成以軟件開發、硬件代理銷售、網絡工程服務和網絡業務谘詢等業務為主體的產業群,並在兩年內做到國內前兩名。另外,配合自身互聯網業務的發展,美的將尋找強有力的國際合作夥伴或風險基金支持,組建網絡投資公司,專業投資國內外具有廣闊前景的互聯網產業項目。

當時,美的集團有關負責人對進軍互聯網的行動解釋說,此舉意在借助網絡經濟的巨大動力,推動企業傳統組織架構、管理運作模式的改變,並最終促使企業完成整體改造,為進軍高科技產業搶占先機,以便在網絡經濟時代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然而,這一宏偉的計劃伴隨2001年互聯網泡沫的全麵爆發而宣告終結。事實證明,美的大舉進軍互聯網行業,是一個不太成熟的決定。

回憶起當年的熱血沸騰,何享健仍然心潮澎湃地說:“當時正是互聯網火的時候,我們感覺存在很大商機,應該及時抓住。”美的當年就是在這樣一片旌旗招展的形勢下,被衝昏了頭腦進軍互聯網行業的。當然,那時進軍互聯網的家電企業不隻美的一家,科龍、春蘭、海爾等企業也相繼“觸網”。

當時,美的對於進入互聯網行業後的未來有一個很好的設想:新成立的IT公司直接解決美的開展電子商務的配送問題,美的由此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利用在企業內部本身已經形成的傳統產業采購、生產和管理的局域網,搭建一個企業外部的廣域網,建立起龐大的銷售、配送和服務體係……這個構想看起來確實不錯,然而最終結果卻是“雷聲大,雨點小”,美的進入互聯網行業不到半年就畫上了句號。

對於這樣一段不太成功的曆史,美的從來都不回避。何享健在為這段曆史做總結的時候曾經這樣說:“事實上,當時我們的投資思路的確不夠清晰,而招一批網絡精英進入我們不熟悉的行業更是不靠譜。眼看不賺錢,還一直在投入,結果做了不到半年時間就‘燒掉’了2000多萬元……幸好,我們懸崖勒馬了,在付出了2000萬元慘重的代價後我們毅然決定退出,雖然損失很大,但壯士斷臂,為時不晚,我們還可以一點點好起來。進軍互聯網的投資雖然失敗了,但對於我們而言,失敗的教訓遠遠比成功的經驗要重要得多,我們會及時調整自己、不斷提醒自己穩健發展,抓住主業。”

古往今來,那些最終稱霸一方的英雄豪傑往往會經受失敗的磨難,但是他們沒有被失敗打倒,而是從頭開始,並吸取失敗的教訓,憑著一種堅忍不拔的精神,重新挺起胸膛。他們一次又一次向我們印證了“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古訓。

在企業的成長、變遷過程中,很多時候是要麵臨艱難處境的,甚至要與競爭對手短兵相接。商場如戰場,既然是戰場,那麼勝敗乃兵家常事,任何一個管理者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失敗的教訓比成功的經驗更重要這個道理,不要畏懼失敗,不要一蹶不振,隻有這樣,才能等到企業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