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什麼是業務流程再造(1 / 2)

近些年來,無論政府還是企業都開始關注各職能部門的辦公效率,並逐步實現了職能的局部最優化。技術和組織結構的發展使得資金流、物流和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各種標準化辦公軟件的推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麵向職能域的局部優化使得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成本隨著其自主權的增加而不斷提高。

針對於上述的一些問題,一些企業和部門提出了一些解決的辦法。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出現了“業務流程再造”和“業務流程管理”等先進企業管理的理念。業務流程管理試圖以流程為中心,通過優化企業的組織結構、靈活易變的流程設計、麵向客戶而非管理者的橫向流程管理體製等等一係列措施,來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優化資源利用率、優化人員之間的協作關係,從而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企業對客戶需求的響應速度,以爭取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柔性製造技術,各種加工中心使得生產不同規格的零件變得簡單易行,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可以迅速的改變所生產的汽車的型號。可以說,人類對一條生產線的管理水平已經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對生產線的管理是企業管理的縮影。企業的業務流程管理就是要為企業建立一種柔性的業務流程,使得整個企業可以像一條生產線一樣,迅速的適應用戶的需求,整個企業生產運營過程能夠根據企業市場戰略的調整而迅速改變。

業務流程管理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①設計良好的業務流程。

②參與者的職責。

③對流程的評價。

業務流程的設計:

一個良好的業務流程設計,是保證企業靈活運行的關鍵,也是企業執行力和效率的重要標準。清晰的定義業務流程之間的接口,可以降低業務之間的耦合度,使得對局部業務流程的改變不會對全局的流程產生災難性的後果。

對整個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一個規模式的建立(建模),是一個相當複雜而有挑戰性的工作,但是並不代表沒有方法可遵循。一般來說,建模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麵:

建立主要的業務流程與輔助的業務流程:

主要的業務流程是由直接存在於企業的價值鏈條上的一係列活動及其之間的關係構成的。一般來說包含了采購、生產、銷售等活動。

輔助的業務流程是由為主要業務流程提供服務的一係列活動及其之間的關係構成的。一般來說包含了管理、後勤保障、財務等活動。

建立業務流程之間的層次關係:

業務流程之間的層次關係反應業務建模由總體到部分、由宏觀到微觀的邏輯關係。這樣一個層次關係也符合人類的思維習慣,有利於企業業務模型的建立。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先建立主要業務流程的總體運行過程,然後對其中的每項活動進行細化,建立相對獨立的子業務流程以及為其服務的輔助業務流程。

業務流程之間的層次關係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業部門之間的層次關係。為使得所建立的業務流程能夠更順暢的運行,業務流程的改進與企業組織結構的優化是一個相互製約、相互促進的過程。

建立業務流程之間的合作關係:

企業不同的業務流程之間以及構成總體的業務流程的各個子流程之間往往存在著形式多樣的合作關係。一個業務流程可以為其他的一個或多個並行的業務流程服務,也可能以其他的業務流程的執行為前提。可能某個業務流程是必須經過的,也可能在特定條件下是不必經過的。

在組織結構上,同級的多個部門往往會構成業務流程上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