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溝通即財富(1 / 3)

通用電氣公司總裁傑克·韋爾奇說過:“管理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

1打造溝通便利的團隊

在現實工作中,大部分領導者在看到員工的表現不合自己心意的時候,都會感到非常矛盾,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因為很多員工都會將領導者的意見或建議當成一種人身攻擊。通常情況下領導者和員工溝通時,如果沒有處理好一些細節問題,就可能造成員工的抵觸和挑釁情緒。而交談中的很多因素,比如措辭、語調、同一詞語對於不同的員工傳達的不同意思以及肢體語言產生的效果等,這些都會影響到溝通的效果。

谘詢顧問羅伯特·巴克沃在他的著作《績效評估》中,總結出了領導者在溝通中容易犯的六種錯誤。領導者在和員工溝通,尤其是做績效評估的溝通時,要避開這些“雷區”,避免節外生枝地製造溝通上的問題,確保和員工達成共識。

第一,缺乏傾聽和理解。當你不注意聽,不向對方證明你在盡力理解他的話,卻告訴他你的確聽明白了的時候,對方就會停止交談,抵製或不同意你說的話。如果你停止傾聽,盡力去理解談話的內容,對方也會這麼做。

第二,“不如人式”溝通。這指的是你在話語中暗示對方不如你,或者在技巧、能力和奉獻精神等方麵差一些。你可以說對方績效有退步,或談談你觀察到的具體、實在的現象,但如果你想說對方不如別人,或者不夠完善,那麼這就不僅是建設性溝通的終止,而且還是破壞性溝通的開端。

第三,溝通中的不信任。你說的任何不信任員工的話都會帶來問題。例如,員工許諾會按時完成工作任務,你卻說:“真能按照時間表的進度完成這些項目嗎?”雖然你沒直接說不信任員工,但員工還是會這麼想。

第四,違反常規原則。交談要有禮貌。員工預期你不會打斷別人的談話;員工預期你說的話與他所說的有一定聯係,而不是突然轉變話題;員工還預期你提問之後會耐心等待對方回答,等等。當你違反這些常規時,員工會覺得你缺乏“交談誠信”。

第五,唐突的結論和誇張。比如“你從來沒有準時完成工作”和“你總是和同事爭吵”這樣的評論,都是唐突下結論的例子。這樣的說法會讓員工產生抵觸情緒。領導者在說話時要講究正確性和準確性,不要為了產生戲劇效果而妄下結論。

第六,依仗權力或地位的評論。沒有人會喜歡被逼迫、被威脅或被強迫。雖然你可以通過威脅或職權來讓員工服從你的意願,但你不會得到他們的合作。

溝通不僅是領導者了解下屬的途徑,更是構建一個團結緊密團體的必由之路:

森林王國舉辦職業技能大賽,三個小猴比賽壘牆。比賽規則是:先把土坯壘成牆,然後在牆的外麵抹上一層白色的泥,看誰壘得又快又好。

比賽開始了。

第一個小猴想,反正外麵要抹一層白泥的,裏麵用不用泥沒關係。於是他沒有用泥作黏合物,就直接把土坯壘在了一起,然後在外麵抹了白色的泥。在壘土坯的時候,中間還坍塌了兩次,不過最後終於完成了。

第二個小猴想,反正外麵要抹一層白泥的,裏麵好看不好看沒關係。於是他用泥將土坯一塊塊黏合在一起壘成了牆,根本沒有考慮土坯與土坯之間的咬合,然後也在外麵抹上了一層白色的泥。在壘土坯的時候,中間坍塌了一次。

第三個小猴沒有多想,比賽一開始他就有條不紊地開始了自己的工作。他首先把要壘牆的地方鏟平了,然後開始把土坯一層一層地壘上去。在壘牆的過程中,他不僅把用來黏合土坯的泥抹得非常均勻,而且還十分注意土坯與土坯之間的咬合與連接。牆壘以後,他也認真地在牆的外麵抹上了一層白色的泥。

大約兩小時後,三堵外表幾乎一摸一樣的牆立在了大家的麵前。三個小猴分別站在自己的作品前,等待評委們的評判。評委會由狐狸、小兔和從森林外麵請來的老牛組成。評判從第一個小猴的牆開始,大家先圍著牆轉了一圈。突然,評委老牛打了個噴嚏,第一個小猴的牆應聲倒塌了。嚇得狐狸趕緊往旁邊躲,不小心撞上了第二個小猴的牆,第二個小猴的牆也倒了,差點把小兔的腳給砸了。隻剩下第三個小猴壘的牆了,老牛走到牆跟前用他那強壯的身體使勁撞去,牆依然屹立在那裏。結果自然是第三個小猴得了冠軍。

為什麼三堵外表幾乎一摸一樣的牆,有的使勁撞都撞不倒,有的一個噴嚏就給打倒了?其原因在於牆的內部結構不同。其實,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我們也經常碰到類似的情況。我們可以把三堵牆分別看作三個不同類型的團隊。

第一個小猴的牆所代表的團隊隻是一個簡單的人的集合體,大家相互之間幾乎沒有什麼關係,隻是被一種外在的因素簡單地聯係在了一起,因此成員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的溝通與協作。這樣的團隊是沒有絲毫戰鬥力的,更談不上什麼團隊精神了。

第二個小猴的牆所代表的團隊雖然有著一定的製度和原則把團隊成員聯合在了一起,但團隊成員之間缺乏有效的配合與協作,他們之間的聯係與合作是被動的,是在團隊製度與原則的強迫之下實現的。這樣的團隊也沒有形成巨大凝聚力和競爭力的條件,是無法抵禦和承受外來衝擊的。

第三個小猴的牆所代表的團隊不僅有保證團隊運轉的製度與原則來維係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而且團隊成員之間通過有效的溝通與合作緊密地凝結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凝聚力與競爭力。換句話說,他們之間的結合就像發生了化學反應,通過這種化學反應徹底融成了一體。一但有外界力量撞擊到它的任何一點的時候,它是以整體的力量回應的。這也正是老牛為什麼撞不倒第三堵牆的主要原因。我們通常把這種凝結在一起的團隊力量叫做團隊精神,團隊精神來源於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溝通、協作、配合。

企業的員工來自五湖四海,搞好與員工的溝通是每一個管理者都麵臨著的艱巨任務,如果缺乏溝通,企業內的戰鬥力就會減弱。加強團隊內的溝通並不是一句空話,一切能力卓著、成就斐然的領導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十分注重與員工在細節 問題上的溝通,更善於將自己的團隊打造成一個像第三個小猴的那堵牆一樣的溝通便利並團結向上的優秀團隊。

要打造出一個優秀的團隊,每一個團隊成員都必須具備相互信任、溝通、協作與配合的精神,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在一盤散沙般的員工隊伍中,即使個個都有單打獨鬥的高強本領,也不可能取得戰無不勝的成績。因而,一個企業要想成功,就必須把溝通與合作精神作為考察、招募員工的主要因素。團結才有力量,員工的團結是塑造團隊精神的前提,一個企業隻有具備了團隊精神才有戰無不勝的可能。

一堵推不到的牆,其內部的結合必然是緊密、和諧的!

2把握溝通細節

職場中領導與員工的溝通是最難,但也是最重要的。我們都知道溝通是雙向的,有效溝通不但是一門藝術,更是社會生存的技能。溝通能透過人的眼睛和耳朵的接觸,讓在溝通的兩個人相互了解。在職場中,我們大部分時間都用於與自己以外的人進行溝通,這些溝通以多種形式出現,如通過會議、電話等。在單位,不但同事間要進行溝通,下屬和上司也需要經常溝通,才能完成公司的管理運作。那麼如何才能有效的進行溝通呢?

第一,在初次見麵時,首先進行自我介紹。不論是與人當麵交談或電話連絡,先要自報姓名。交談開始後,還讓對納悶是在和誰說話,不僅是煞風景的,更是對對方的不禮貌。

第二,學會熱烈而堅定地握手。肢體語言的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切記的是,領導在和下屬握手時,應該先伸出手,而後下屬相迎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