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化腐朽為神奇(3 / 3)

春節假期隻到初六為止,韓阿姨在家裏麵沒住幾,又得回到工作的外地去了。來有點失禮——蔣玉成當然不是有意要趕珊珊的親媽走,但是韓阿姨在家的時候,他卻總是感覺不那麼方便。珊珊是個無可救藥的宅女,基本上不怎麼從房間裏麵出來,所以簡直可以算是隻有蔣玉成一個人在家,他早就習慣了一人支配所有空間的感覺——但是韓阿姨在家,事情就兩樣了:一堵無形的牆壁似乎阻擋著他踏入家裏的某些部分。現在這堵牆壁終於要取消了。

就在韓阿姨即將離家的前一,她叫住了路過客廳的蔣玉成,道:

“玉成啊···”

“媽,什麼事?”

“···你坐這兒唄?我跟你幾句話····”

蔣玉成估計,韓阿姨這次離家,又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大概是有些東西要囑咐他吧——於是他便坐在了單人沙上麵,斜對著韓阿姨,後者帶著誠懇的神情開口了:

“我得謝謝你啊,玉成——這段時間在家照顧珊珊,真是讓你受累了····”

“哎呀,這個····這個不算什麼嘛!”

蔣玉成趕緊道——在他看來,道謝真是完全沒必要,於是就理所當然一般地:

“珊珊她可是我的妹妹啊——我照顧她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嗎?”

蔣玉成的話隻了一半:因為珊珊她對蔣玉成來,早已不僅僅是一個有名無實的所謂“妹妹”了——她可是網絡上觸手級別的插畫大神,從一年前就開始,不離不棄地支持著自己的右手王啊!這潛台詞,蔣玉成並沒有出口——韓阿姨可能知道珊珊擅長畫畫,但是更加具體的情況她就不怎麼了解了,要是讓自知道珊珊在畫那些帶點h元素的東西,沒準又會產生沒必要的誤會和擔心,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不不不,還是感謝你——因為我這個當媽的,也確實是太對不起珊珊了···”到這裏,韓阿姨的眼中多了些愧疚,“本來這孩子她爸走之後,我就應該多抽出時間陪陪她的···可是現在我卻隻能把她自己扔在家裏···”

“······”

看著韓阿姨落寞和自責的神情,蔣玉成突然覺得,自己的心裏似乎有某些東西,被狠狠地觸動了——蔣玉成明白她的意思:他的照顧倒是次要的,韓阿姨更看中的是他作為家人陪伴珊珊的作用。蔣玉成也知道,就算是再怎麼家裏蹲,珊珊也是個十六歲的少女——這個年齡的孩子,正是需要家人陪伴,需要依賴父母的時候。

“····玉成啊,我知道這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但是你在家,是又當爹又當媽,珊珊還得靠你多多···”

韓阿姨到這裏,似乎有點不知道用什麼詞語形容好了:該什麼呢?“照顧”?“教育”?“管教”?“引導”?——真是“又當爹又當媽”的話,父母這種複雜的人物,對於子女來又哪是這麼簡單的詞語能形容的呢?蔣玉成其實早已經會意——他甚至想到,相對於珊珊,自己明顯還算是幸運的了——父母離婚的時候,自己都已經考上大學了,青春期早已經結束,三觀什麼的都已經定型了。於是他趕緊道:

“我明白···我知道了,放心吧。”

半年前的時候,雖然嘴上要當一個好哥哥,但是實際上,蔣玉成知道,自己其實做得並不夠格——這不是飯做的不好吃,或者洗衣服洗得不那麼幹淨什麼的。為什麼他當時在醫院醒來的時候,會下意識地覺得妹妹不會在意自己?因為從潛意識上他自己也並沒有真正地成為一個哥哥。對他來,珊珊雖然是“妹妹”,本質上其實是個“需要照顧但是脾氣有點奇怪的姑娘”,自己隻是在盡職盡責地完成父親和韓阿姨交給自己的任務而已。

經曆過“右手王保衛戰”之後,蔣玉成跟珊珊之間的羈絆總算是得到了加固——而珊珊在蔣玉成的眼裏,當然不再是那個“需要照顧的姑娘”,她是“畫師”,是“夥伴”,是“重要的人”。這個重要的人,既可以是親人,也可以是朋友,愛人——這個時候的蔣玉成,已經開始自內心地把珊珊當成“自己人”,但是兩人的關係,還是不大像親人,倒像是緊密一點的“男閨蜜”或者“女基友”之類···

聽了韓阿姨的一席話之後,蔣玉成愣了許久才反應過來——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他才現:直到現在,珊珊在自己的心中,才終於升格成了“妹妹”。蔣玉成知道,作為一名哥哥,自己要做的,不是完成什麼任務,也不是被動地回應珊珊的需要——而是主動地,自內心地像韓阿姨對珊珊,以及父親對自己那樣,為珊珊的未來考慮。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到現在算是正式地壓在了蔣玉成的肩頭···

看來,自己以後也不能光是跟珊珊在一起玩了,應該監督她的成長和進步才行!——蔣玉成暗暗下了決心。自己已經是個大學生了,學習任務算是已經完成了一大半,但是她才隻是個初中生啊!要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並不是會畫畫就一切萬事大吉了——更何況就算她有繪畫方麵的賦,如果沒有進一步的學習和訓練的話,豈不是就成了第二個傷仲永了?看珊珊現在這個家裏蹲的樣子,實在想不到,這孩子以後除了尼特族以外還能有什麼出路···

注1:有個軟件叫做《與佛論禪》,可以將一個hp地址轉換成一串以“佛曰”開頭的“佛經”——該軟件常常被北朝眾用來傳播黃本。於是乎,“佛經”就成了黃本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