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生產技術管理提升企業經濟效益(1 / 2)

加強生產技術管理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經營管理

作者:白銘波

[摘 要]隨著煤炭市場經濟的持續走低,煤炭企業生產經營麵臨挑戰,隻有不斷加強生產技術管理,控製生產成本,降低設備損耗,提高設備使用率及采麵回采效率,增加產品利潤率,才能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提高。

[關鍵詞]節能降耗 生產成本 效益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133-01

正 文生產技術管理是煤礦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技術管理水平的高低對企業經濟效益有著直接影響,加強生產技術管理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也是最基礎性的工作。當今,隨著煤炭市場的持續低迷,煤炭企業的經營管理麵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有效加強生產技術管理水平,控製生產成本,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是決定企業生存市場規律。

一.加強生產技術管理,控製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性

提高經濟效益要靠開源節流,開源就是增加生產或服務項目,增加企業營業收入;節流就是精打細算,減少開支,杜絕浪費,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企業不能靠提高產品價格去實現經濟效益,那將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而應該千方百計提高產品性價比,提高市場占有率。成本的高低與企業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關。加強成本管理,不僅可以加強企業成本的有效控製,同時也能更好的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過程中,降低成本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徑,而降低生產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加強生產管理精細化水平。

二.如何加強生產管理精細化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1 優化設計方案,源頭管控成本

2.1.1關於礦井設計

礦井初步設計、升級改造設計等大型設計需委托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外委設計首先要推行設計招標,多方案比選,引進競爭機製;其次是要推行限額設計,處理好項目功能和項目設計的關係,使功能和成本處於最佳配置。三是業主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及公司長遠規劃對設計成果再把關,比如韓家灣煤炭公司2007年礦井升級改造設計,礦井投產後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了設計方案,方案調整為2-2煤開拓大巷送至井田東西方向中部,礦井采區劃分為四個采區,開拓大巷北翼劃分為一、三采區,開拓大巷南翼劃分為二、四采區。在開拓巷道正頭布置一組準備巷道,服務一盤區、三盤區;平行二采區采空區邊界布置準備巷道,服務四盤區。同時將工作麵寬度調整為270米,推采長度為1600米至2900米,可采儲量為200萬噸至350萬噸。優化後方案較設計方案礦井萬噸掘進率降低了12米/萬噸;綜采工作麵可少進行10次回撤安裝。優化方案較設計方案在井巷工程上少投入1.41億元,在工作麵回撤安裝費用中少投入1.2億元,在設備投入中多投入了0.18億元。累計節約資金投入2.61億元。

2.1.2 關於采區、工作麵設計

礦井單水平設計原則上由礦井自行組織設計,也可引入外委競爭機製。主要從成本方麵、方案的優劣性及其它實際需要進行比較,可對競爭選用的內部設計進行獎勵,使技術人員的責任與激勵有效結合。

礦井采區、工作麵及硐室等一律由礦井自行進行設計。設計方案至少拿出兩套進行比較,要把成本比較納入重點考量因素。在設計期間要轉變設計思路,對設備與斷麵之間的主體因素從成本方麵進行論證,確定出合理的斷麵。選擇適合礦井煤層厚度的設備,如果市場設備滿足不了煤層要求的特殊情況下也可以要求定製,對定製成本與礦井效益進行論證比較,再行抉擇。如果在礦井在生產過程中能夠少掘一些岩石,或許就可以徹底的解決掘進煤質差的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