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研究(1 / 2)

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優化研究

教育時空

作者:巫張晶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產生了巨大的改變。有關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課題報道屢見不鮮,如何借助網絡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是教育學者們的重點研究對象。在本文中,筆者對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淺析,對課堂教學的優化進行深入探討,旨在充分利用網絡環境,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學習效果。

[關鍵詞]網絡環境 大學英語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110-01

近年來,在網絡技術的介入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正麵臨著新變革。如何利用網絡技術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使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得以提升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在本文中,筆者結合網絡環境下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分析實行優化教學模式的現實意義,介紹新教學模式的內容、結構域框架,探討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優化工作中的幾點注意事項.

一、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優化的現實意義

在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課程中,主要教材與輔導教材十分匱乏,完全無法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需求,嚴重影響了英語學習的進程。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但這並不意味著課堂教學就是老師講,學生聽。另外,傳統的英語教學長久以來以“填鴨式”課堂教學模式為主,未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始終處於被動學習甚至是被迫學習的狀態,導致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抵觸感,自主學習的意識十分淡薄。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低,個性發展受到約束的這一教學成果顯然不符合素質教育對課堂教學的新要求。在現代教學理論看來,課堂教學活動既要發揮學生的主體認知作用,又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身為教師,首先要懂得靈活運用教學資源,為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式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在這種自由的教學環境中,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充分體驗學習的樂趣,促進每一個學生潛能的開發與個性的發展。網絡技術以其獨有的共享性、多媒性與交互性,成為構建課堂教學知識環境的最佳選擇。計算機網絡憑借操作便捷、交互性強、突破空間限製等優勢,構建了一個輕鬆活躍、能夠滿足當代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需求的學習環境。

二、網絡技術給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帶來的改變

(1)教學資源更加豐富

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教師無需自備繁瑣的教具,隻用借助電腦、觸摸屏等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綜合圖、文、聲、像一體化的電子課件。這種教學課件使教學內容更加充實,豐富多元化的教學資源也更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在各類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幫助下,課堂教學模式變得更加靈活多元化,徹底顛覆了乏味、單一的傳統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2)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重視

在網絡教學環境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被學生取代,師生關係獲得進一步的改善,學生與老師進行平等的溝通與互動,更有利於對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另外,隨著網絡技術不斷滲透進大學課堂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形式日趨成熟。相對來說,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也轉化成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主探索的方式實現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