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水工環地質的技術的應用(1 / 2)

淺談水工環地質的技術的應用

建築工程

作者:續微

[摘 要]作者結合水工環地質研究的發展情況,論述了應用高技術手段對提高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效率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水工環 地質勘探 應用範圍 技術

中圖分類號:F40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071-01

目前我國地質找礦事業麵臨諸多挑戰和問題,比如不少礦產資源漸顯枯竭,重大地質找礦成果不多,找礦體製和機製不完善、不配套,總體上地質找礦工作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礦產(包括地下水)開發引發的生態環境惡化,需要實現地質找礦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並在某些地區實現從找礦開發向生態環境保護轉變,但我們仍然受傳統地質找礦工作陳舊的投資格局和思維習慣及動力的束縛,始終沒有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一個重要位置等等。這些表明,進一步發展地質找礦事業,需要在以前取得的光榮成績的基礎上,生長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論、新的體製和機製。

一、水工環地質情況概述

水工環地質就是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礦區水工環地質工作是礦產普查與勘探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工環地質資料是正確評價礦床開采技術條件不可缺少的。因此礦區水工環地質工作的程度和精度,勢必影響到整個礦區的評價和礦床的合理開發利用及規劃,同時還影響到礦床開發利用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或安全事故的處理決策問題及礦山地質環境恢複治理方案的製訂和實施。礦區在開展地質勘查工作同時,水工環地質工作也應同時並進。

二、近代水工環地質的應用範圍

當今的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與工程地質工作,已經發生了一係列重大變化。改革開發以來,以耗竭資源與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的、掠奪自然的發展道路,危及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促使人類對於自身行為進行反思,終於認識到,人與自然隻有協調相處,才能共存共榮。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給水工環地質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中不斷出現的實際問題,水工環新領域的調查工作越來越多。如:環境水文地球化學與地方病和人體健康的研究、生物地球化學與土地資源利用規劃、農業生態地質研究等。城市水工環地質研究需求增加。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城市化水平又是經濟發展的標誌。城市由於人口高度集中和經濟活動的頻繁,資源環境問題也非常嚴峻。伴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建設和規劃中的地質調查評價工作也逐漸成為一項重要任務。其中城市環境汙染防治和監測、土地利用規劃、工程地質災害調查和風險評價、垃圾填埋場地質調查等逐漸成為目前水工環地質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地質一一生態學成地質學研究熱點。21世紀地球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學科的交叉、滲透和融合不斷加強,學科之間的界限逐漸被打破,代表新思想和新方向的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不斷出現。地質學與生態學的交叉正是體現了跨學科、綜合性、係統化的研究格局。地質一生態學以水一土一生態3個子係統組成的地質生態係統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其存在形式、利用現狀、形成和演化規律,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製約和影響進行綜合和動態研究。

三、水工環地質勘察中的技術應用

Gps、Rtk技術在水工環地質中的應用情況,使得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1)Gps技術的基本原理。Gps衛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將無線電信號發射台從地麵點搬到衛星上,組成一個衛星導航定位係統,應用無線電測距交會的原理,便可由3個以上地麵已知點(控製站)交會出衛星的位置,反之利用3顆以上衛星的已知空間位置又可交會出地麵未知點(用戶接收機)的位置。用戶使用Gps接收機在某一時刻同時接收3顆以上的Gps衛星信號,測量出測站點(接收機天線中心)到3顆以上Gps衛星的距離,並解算出該時刻Gps衛星的窄間坐標,據此利用交會法解算出測站點的位置。實時動態測量的基本工作方法是,在基準站上安置l台Gps接收機,對所有可見Gps衛星進行連續的觀測,並將其觀測數據通過無線電傳輸設備實時地發送給用戶觀測站(流動站)。在流動站上,Gps接收機在接收Gps衛星信號的同時,通過無線電接收設備,接收基準站傳輸的觀測數據和轉換參數,然後根據Gps相對定位的原理,即時解算出相塒基準站的基線向量,解算出基準站的wgs-84坐標;再通過預設的wgs-84坐標係與地方坐標係的轉換參數,實時地計算並顯示出用戶需要的三維坐標及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