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一 你的壓力從哪裏來(2 / 2)

二、壓力帶來的反應

有些過度壓力的跡象很容易辨認,但也有許多跡象並非如此。如果你能夠培養對這些跡象的敏銳感覺,你就能判斷自己到底是個正常的焦慮者還是個有問題的焦慮者。壓力可以從四個方麵影響你和你的身體:“生理反應”、“心理反應”、“情感反應”、“行為反應”:

1.生理反應

生理作用: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瞳孔擴張、心智活動增加、血壓增、高焦慮感增加、容易肚子餓、不易疲倦、說夢話、生病……等等。

2.心理反應:常見的心理反應包括心身症、恐慌症、強迫症、憂鬱症……

3.情感反應。壓力表現在情感上的一些跡象包括:易怒和缺乏耐心、沮喪、害怕、低微的自尊、嫉妒、喪失工作興趣。如果你感到似乎無法控製自己,並且在目前的狀態下很容易受到傷害,那麼你可能正在經曆基本焦慮等式所特有的一些症狀。

4.行為反應。壓力表現在行為上的一些跡象包括:飲食習慣的改變(吃得過多或過少)、喝更多的酒、踱步,不安寧、抽煙增多、磨牙和(或)咬指甲、開車時爭強好勝。盡管咬指甲和磨牙並不是特別危險的習慣,但它們卻反映出內心的騷動。對你和你周圍的其他人而言,上麵列舉的另一些症狀可能更危險和令人不安。

三、壓力的類型

生活中存在不同類型的壓力:急性壓力和長期性壓力。

急性壓力

諸如安排會議或在駕駛途中車胎爆裂等突發性事件所致。這種壓力是有終結的,一旦事情結束,壓力也隨之終止。急性壓力一般有以下症狀:惱火、易怒、焦急、肌緊張性頭疼和偏頭疼、背部疼痛、消化問題、心血管問題及眩暈等。

那些經常一下接攬過多項目或工作的人就容易發生零星發作的急性壓力。從總體上看,急性壓力是積極的,因此也稱為“有效壓力”。隨著急性壓力,好事也就緊隨而至,哪怕在短期內我們會感覺比較糟糕。這類壓力讓我們發揮出自己的最大能力,在規定的限期內完成任務,也能鼓勵我們發揮潛能,對擺在我們麵前的問題找出富於創意的解決方式。有效壓力的事例包括雄心勃勃的項目、積極的生活事件、積極麵對恐懼疾病……實際上,一旦壓力性事件引發了我們情感、智力、心靈的成長,這樣的壓力就是有效的。與其說是壓力本身,不如說是你對壓力的反應決定了該壓力的有效性或無效性。

長期性壓力

長期性壓力一般為無效壓力,這種壓力由乏味、不活躍的生活以及持續的負麵環境等造成。一般來說,當壓力性事件無法引導我們的成長時,那你遭遇的就是無效壓力。負麵事件不見得最終就能產生積極的結果,同樣這些事件產生的壓力也可能導致長期性的慢性疾病。一些無效壓力的實例包括:未完成的工作、不成功的人際關係、行為能力的喪失、長期的失業和貧窮、找不到改變境況的機會……這些情況都會引發壓力,導致自我價值低下,經常性的生理疾病等。

我們隻有清楚地認識到壓力的真麵目,對症下藥,有的放矢,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從壓力產生的根源著手,才能有效地紓解壓力,不受壓力所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