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黨的民主生活會的幾點認識
黨的建設
作者:王庭大
編者按:9月2日下午,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遼寧省黨建研究所、《共產黨員》雜誌社共同舉辦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研討會。全省剛剛參加或指導過市縣兩級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部分同誌,結合親身經曆,敞開思想、暢所欲言,談經驗、談體會、談啟示。中央教育實踐活動第二巡回督導組副組長王庭大參加會議並發言。中央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指導聯絡一組的同誌參加和指導了研討會。
與會同誌普遍感到,這次專題民主生活會是我們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解決好自身問題的一次有益探索,是增強黨內生活政治性原則性戰鬥性的一次成功實踐,是黨員幹部黨性黨風的一次大加強。總結好、鞏固好、運用好這一經驗和成果,對於提高我們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具有重大的現實和曆史意義。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辛桂梓主持會議。他指出,前一階段市縣兩級專題民主生活會充分體現了整風精神,發揚了我們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將在我們黨的曆史上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他強調,要對這次專題民主生活會的經驗和啟示進行深入總結,把好的做法和經驗以製度的形式固定下來,把這次專題民主生活會成果運用於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推進全省黨的建設,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落實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本期我們將這次研討會發言予以摘發。
剛才幾位同誌的發言,有的講了特色的做法,有的講了成功經驗,有的在理論上做了總結提煉,幾位同誌的發言都很好。我也作一個發言,題目是對黨的民主生活會的幾點認識。
一、民主生活會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
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要有健康的正常的黨內政治生活,這個黨才能保持生機和活力,才能夠永遠保持先進性、純潔性。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是健康正常的黨內生活的重要內容。民主生活會製度是隨著我們黨的成長壯大而不斷完善的。戰爭年代,黨為反對家長作風,提出了擴大黨內民主,倡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黨內民主生活方式。新中國成立後,提出健全黨內民主,實現正規的民主生活。1980年2月,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明確要求:“各級黨委或常委都應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交流思想,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黨章明確規定了黨員領導幹部要過雙重組織生活。2000年,中央下發了《關於改進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的若幹意見》,決定將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由原來的一年召開兩次改為一年召開一次。
回顧我們黨90多年的風雨曆程,我們黨也犯過不少錯誤,經曆了不少挫折,但能在錯誤中警醒,從挫折中奮起,就在於我們黨具有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自覺,具有自我糾錯的能力。
這些年來,在一些地方,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利器”變成了“鈍器”。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這個“鈍器”又變回了“利器”,使黨的這一優良傳統得以發揚。但隻能說開了個好頭,如何堅持並使之發揚光大,確實是需要認真研究的一個題目。
二、把功夫下在會前是開好民主生活會的基礎
開好民主生活會的關鍵就是兩個字:認真。“認真”主要是指在會前認真做好準備工作。會前準備不充分,民主生活會就不會有高質量。所以,會前準備非常重要,是開好民主生活會的重要基礎。
首先,要認真組織學習。通過學習起碼可以解決四個問題。第一,知道這次活動為什麼要搞、怎麼搞,對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第二,通過學習提高覺悟和素質。作風是素質的外在表現,隻有提高了素質,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作風問題,才能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第三,通過學習明確並堅持黨員、黨員幹部的標準。標準高了才能夠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才能夠解決問題。有些黨員把標準定得很低,就找不到問題,更談不上解決問題。第四,創造一個好的氛圍。學習本身就是在創造或營造一個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良好氛圍。關於學習還要強調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學習、專題討論。集體學習要有人領學,要有人作中心發言,通過研討碰撞出“火花”,不斷提高認識。實踐證明,凡是教育實踐活動搞得好的,在學習教育環節一定是認真的。
其次,要搞好談心談話。談心談話要從團結的願望出發,達到團結的目的。有這樣一個目的和初衷,談心談話才會有收獲。談心談話首先要強調有深刻的自我批評,自我批評是對方開展批評的前提,自我批評到位了,對方才敢對你進行批評,才能夠對你進行批評。教育實踐活動中,談心不受時間限製,可以掰開揉碎地談;可以將正確的批評意見轉化為對方自我批評的內容;在談心中可以修正完善批評意見,使之更加準確,更有說服力。談心談話中對不正確的批評意見可以進行解釋和說明,不再作為批評和意見提出。所以,談心談話非常重要,確實是開好民主生活會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