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義正言辭的李閣老(2 / 2)

何況孫官看的出來,子對老首輔的方案還是有一部分認可的,不然的話,即便是為了掌控朝局,也未必會同意和老首輔聯手而動。

所以他隻得將內閣單獨剔出來之後,附和了一番老首輔的方案,算是暫時糊弄了過去。

而接下來,孫丕揚已經過了,那麼理所當然的,也就該輪到李廷機了,這種大事上,作為帝黨的領頭人,他必然是躲不過去的,而李閣老也顯然沒有躲避的意思,沉吟了片刻,緩緩吐出了兩個字。

“科道!”

頓了頓,李閣老似是在思量該如何作答,半晌才道。

“陛下先前有言,今日所議者,非誰人之責,而是如何治吏,肅清官場,故而老臣以為,欲清官場之風,當首重科道,先太祖皇帝設禦史台垣,本為監察朝廷,諷議百官,然近年以來,科道之臣多囿於具體政務,喜彈劾君上,沽名釣譽,而不重監察百官之責。

吏部雖掌銓選之權,可下官員何止上萬,大大官員品行德性,吏部焉能一一知之,況吏治繁難,地方情況多變,即便吏部銓選得當,意外之事也難防止,朝廷置十三道禦史,便是為監察地方,然如今之狀況,科道難盡其責,十三道禦史多著眼於朝堂之上,不重本責,以致吏治混亂,故臣以為,欲清吏治,首重禦史,欲厘清權責,當首選都察院!唯有重申禦史本責,改科道沽名之風,陛下方可以禦史科道為刀,還朝堂一片朗朗清明。”

很顯然,李閣老的就實際的多,不僅出了具體的問題症結,而且還提出了解決的法子,尤其是這話的方式,叫孫官看的目瞪口呆。

簡單來,李閣老的意思就是,要整飭吏治,首先要收拾那幫禦史,這幫人一不幹正事兒,就知道盯著皇帝不放,應該讓他們幫這些精力放在監察百官上,這樣一來,皇帝也省心,吏治也能收拾好。

話的是不錯,近些年來,禦史科道當中興起一股批龍鱗的風氣,隻要涉及皇帝的事情,無論大,禦史們都喜歡彈劾一番,若是能惹得皇帝雷霆大怒則是更好,如此才能成就自己敢言直諫的名聲,反倒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做的不怎麼樣。

就拿揚州的那場案子來,但凡那些巡查的禦史們稍盡心些,也不至於讓朝廷被欺瞞這麼多年,最後還是被一個查其他案子的巡撫意外撞破的。

不過話雖不錯,但是孫官怎麼聽怎麼覺得,李廷機是在逢迎子。

這倒是容易理解,身為君上,誰願意有一大堆禦史言官時時刻刻盯著自己,但凡有點事情,就是蜂擁而來的彈劾,偏偏自己還處置不得他們,處置了便是不聽諫言,殘暴無道的昏君,隻能捏著鼻子當沒看見,任由這些禦史拿自己來刷聲望,怎一個鬱悶了得!

而李閣老這番話,道理是不錯,可這話的方式,卻著實讓人不得不懷疑,他是不是在挑揀著子愛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