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義正言辭的李閣老(1 / 2)

有了子的這番勉勵,孫官才總算是心懷惴惴的起身,隻是臉上仍帶著羞慚之色,不管怎樣,朝廷吏治不清,他這個吏部尚書多多少少都有責任在身,子大度寬容,不追究他的責任是一回事,但是若是就此覺得自己沒有責任,那就是自尋死路了。

更何況,子隻是勉勵他操持吏部辛勞,可沒他沒有責任……

“諸位愛卿都是朝廷肱骨之臣,想必對於吏治一道,也該有所得,不妨來朕聽!”

朱常洛頓了頓,繼續開口問道。

眾人的目光頓時落在了孫丕揚的身上,按照道理來,這種時候應該是按照地位高低來發言的,而在場的大臣,地位最高者,又以孫丕揚也李廷機二人為尊。

當然,真正論朝廷地位,李廷機一個排名末位的大學士,是比不得外朝的官塚宰的,不過此刻乃是子召見,場合相對私下,所以不能全按朝廷地位來看。

李廷機作為現在子倚重的大臣,又有帝師的身份,在這種場合下的地位理當比孫官要高上一線。

不過涉及朝廷的具體事務,術業有專攻,自然還是要請孫官先話。

隻是眼瞧著一群人朝自己看過來,孫官心中也是忍不住一陣腹誹,這幫老狐狸,明知道第一個開口風險大,還推自己出來!

“回陛下,臣以為吏治一道首在用人,若能擢德才兼備者為官,自然可使吏治清明,司農寺之時,臣雖言元輔大人之疏不妥,然僅止於內閣之處,厘清權責,大計下,臣亦十分讚同,雙管齊下,當可使朝堂為之一清!”

沉吟了片刻,孫官謹慎的開口道。

事實上,這種時候第一個話的人,必然是最吃虧的,子已經了,吏治一道乃國之重事,明子早已經關注此事,也就是,如今子心中,必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而這個時候越往後發言,就意味著越能了解到子真實的想法,也更能有的放矢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不過第一個也有第一個的好處,若是能夠切準子的想法的話,那麼留下的印象必然是最深厚的。

隻是很顯然的是,孫官的話,並不使子滿意。

朱常洛眉頭微蹙,卻是搖了搖頭道。

“厘清權責是要的,部門混亂,權責不清,才會導致官員相互推諉,朝政運轉緩慢,不過這並非是最緊要之處,大計下雖然有效,但也無非是治標之策,難除根本!”

孫官摸了摸鼻子,知趣的退了下去,他自然知道這番話不被子所喜,因為子所問之策乃是具體的實策,而這種東西牽涉甚大,孫官就算心裏有想法,也須得慎重話,否則的話,惹得子不喜,更是得不償失。

所以到最後,孫官還是選擇取了個巧,把老首輔的奏疏拉出來當擋箭牌!

畢竟雖然心裏不願意認可,但是孫官也不得不承認,老首輔在吏治一道上研究多年,拿出來的政策還是切實可行的,若非是這政策犯了某些忌諱的話,應當是能夠有效的肅清官場風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