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握刀子的人(2 / 2)

那時候的朱常洛是落魄的親王,有用得著沈宏的地方,但是現在朱常洛貴為子,而沈宏不過是一個的知府,到了京城,甚至連入宮朝見的機會都沒有,那點香火情有什麼用!

這也是蔣時鑫並不在意他是子封地的知府的原因所在,恐怕現在子記得不記得這個人都是兩。

但是他卻忘了,沈宏的確是夠不上子,但是子身邊的人,他還是能得上幾分話的。

沈宏得到消息之後,第一個去找的就是當初和他最熟的王府長史趙士楨,但是苦尋不得,隻得退而求其次,去找了如今在吏部當主事的楊漣。

作為子看重的人物,楊漣雖然官位不顯,但是卻有入宮麵聖之權,他敏銳的察覺到,這是一個子可以將勢力滲入吏部的機會,所以便將事情稟呈到了子駕前。

當時恰逢王錫爵提議要對付孫丕揚,於是朱常洛當場就命錦衣衛去查清事情的始末,錦衣衛不過花了三的工夫,就將事情查的清清楚楚,並且將一幹證據擺到了禦案上。

這才有了楊漣在大朝會上當場發難的事情,爾後事情鬧得越來越大,最終如願的牽扯到了孫丕揚的身上,子下令都察院拘審蔣時鑫,徹查此案,其實已經算是捏住了孫丕揚的軟肋。

這當然不會是單單因為沈宏這麼一樁事情,事實上,都察院雖然不能對孫丕揚怎樣,但是蔣時鑫所幹的事情,又豈是這麼一件事?

正因為關注這件事情,所以王錫爵才清楚,蔣時鑫一案,雖然審的是都察院,但是事實上,東廠和錦衣衛都有參與,廠衛齊齊發力,蔣時鑫這些年來做下的事情都被查了個底兒掉。

他本就並非恪守底線的人,這些年來暗箱操作的事情也不少,隻不過手段巧妙,行事心,所以一直沒有犯事,還有一點就是,他能夠掌握的好分寸,所以有些時候,孫丕揚即便知道,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水至清則無魚嘛!

孫尚書自己不是一個嚴苛的人,對手下也是如此,事實上,即便是沈宏的事情,若不是沈宏能夠找到楊漣,而楊漣稟告之後,又恰好是子有意針對吏部,這件事情真的算不上什麼事兒,頂多罰俸思過了事。

但是所謂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蔣時鑫這回偏偏就撞上了事情,而他的這些動作被查出來以後,孫丕揚也被牽連了下去。

畢竟作為吏部官,所有的官員告身都要由他親自簽發的,蔣時鑫暗中做了這麼多動作,真要是在朝堂上抖出來,他至少要負瀆職之責。

朝堂之上,可有的是人覬覦吏部尚書的位置!

正因如此,王錫爵才徹底放心下來,隻道孫丕揚是砧板上的魚肉,隻有任人宰割的份,如果他不配合的話,那麼麵臨的就隻有身敗名裂這一條路。

所以對於這次吏治改革,王錫爵才能放手去做,絲毫不顧吏部的感受。

但是到了現在,這位老首輔才猛然察覺到,孫丕揚的確是砧板上的魚肉,但是問題是,這宰割的刀子,卻從未握在他的手上……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