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讓員工充滿激情地去工作,就需要管理者具備一定的彈性思維,把剛性與柔性結合起來,適當地關心員工的“小事”,建立一個人性化的快樂組織,為成員提供一個心情舒暢的工作環境。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為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管理箴言
1.企業通過規章製度和職責權力的剛性化管理,往往抑製了員工的創造性與主動性,難以創造一種和諧的企業文化。
2.現代的企業管理需要向更高層次發展,從剛性走向柔性、彈性,從簡單製度的約束到彈性化的、人性化的管理,以樹立員工共同的價值觀,激發員工的主動性與創新能力,以利於組織內部的協同合作。
3.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和內在動力,這就要求優秀的管理者要有更彈性化的管理方式,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激發員工的創造性,更好地運用知識創造財富。
處理下屬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管理者:當某件麻煩棘手的事情發生時,總是不太願意直接插手,甚至千方百計地將其推諉給下屬去處理。尤其是當需要低頭賠禮道歉或宣布令人不悅的消息的時候,更是避之不及;而在接手體麵光彩的事情時,卻又恨不得自己衝鋒在前。
某企業就有一位這種類型的經理。他認為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指揮員工,通過他們的工作達到部門的目標,直接去做並不是管理者的本職,即便要做也隻能限於處理重要的事情。至於那些一般性的實際工作,當然隻能讓員工去做。他的這種觀點實在讓人不敢苟同。誠然,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確實是管理者的本職。然而,是不是一個管理者所做的重要工作隻意味著這些呢?要是這樣的話,豈不是等於說,員工們隻有做無關緊要無聊瑣碎的工作才是天經地義的。想想看,這樣被管理者定位死了的員工,對工作能不心灰意懶嗎?對管理者隻處理重要工作不直接處理具體工作這一點,即使要予以肯定,也不能把具體工作說成是令人討厭的事或雞毛蒜皮之類的事吧;更不能認為向客戶賠禮道歉的事就不重要。更何況,工作重要與否與是否令人討厭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如果作為管理者,你把一切麻煩、瑣碎的工作全都推給員工,也不管其能否勝任,都一概不管。這種做法,必然會給手下做具體工作的員工造成一些困難。
也許有人認為,既然員工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出了問題,那麼,善後工作當然應該由員工自己去做。凡是有這種想法的人所持的理由是,通過讓他本人去做善後工作,對他既是一種實際教育,又可以警示他不要重蹈覆轍。
然而,這種做法並不正確。要是依這種邏輯行事,也許偶爾會收到一些成效,但必須知道,這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使之對今後工作失去信心,產生惡性連鎖反應。一旦形成這種局麵,則是無論用什麼辦法都不能挽回的了。不論你以什麼樣的借口把令人討厭的麻煩事推給員工,至少也可以說明你身上有種明哲保身、不負責任的思想在作怪。
很顯然,這樣的管理者是不會受到下屬擁戴的,而不受擁戴的管理者又怎麼談得上對員工進行有效管理呢?
從某種意義上說,誰都感到生疏懼怕的工作,應該由管理者親自出麵處理,這應該成為管理者的第一準則。因為不這樣做就不能與員工打成一片,不能維係同員工的信賴關係。也許,有些下屬難以解決的問題,對整個組織的運轉來說確實不能稱為重要的。然而,在給大家心裏帶來不良影響這一點上,就成為非常重要的問題了。
管理箴言
1.如果一個管理者把一切麻煩、棘手的工作全都推給下屬,也不管其能否解決得了,都一概不管,這種做法,必然會給手下做具體工作的員工造成一些困難,從而引起員工的不滿。
2.管理者還是需要重視起來。這有助於拉近與下屬之間的距離,也有利於在團隊中建立起一種相互關照、遇事互不推諉的良好工作氛圍。
寬仁之心,更容易征服下屬
俗話說:“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作為一名管理者,應該有這種氣度。有了這種氣度,才會處理好周圍的人與事。
寬容是一種涵養的體現。它包含了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謙讓和理解,它要求人們在明白事理後,適當地放棄和忍讓。一名管理者,如果能以寬仁之心對待下屬,就會讓你的下屬對你產生感激之心,進而更加忠實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