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管別人從尊重員工開始(3)(2 / 3)

又比如,張虎經常會像朋友一樣,與自己的下屬們談笑風生互開玩笑。剛開始,員工們對張虎還懷有對老板的敬畏之心,但時間一長,都開始“張虎、張虎”地稱呼他了,不管是部門經理還是普通的職員,與張虎在一起的時候舉止都比較隨便。

有段時間,張虎曾經考慮過要重新開始,讓員工們嚴格執行公司的管理製度,改變一下如此“沒大沒小”的上下級關係。但他反過來又想,現在公司的規模還很小,待遇不高條件有限,和員工走近一點,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樣,公司就像一個大家庭,氣氛是多麼融洽啊。

然而,就在此時問題接踵而至。在張虎“一家親”的理念的影響下,員工們在潛意識中都認為,如果自己的工作出點小問題,張虎是不會生氣發火批評自己的。於是,本該中午12點鍾以前完成的工作,就可能拖到下午5點;不能用辦公室電腦上QQ私聊和打遊戲,大家也半遮半掩地有恃無恐。諸如此類的情況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

有一次,為了到外地的一個經銷商處出席一個重要的活動,張虎和市場部經理小霞等一幹人馬,披星戴月地連夜向目的地驅車趕去。雖然人人都有出差補貼,但一路上吃飯、買水,甚至是買零食,都是張虎掏錢,小霞采辦。

路上,張虎發現小霞從不彙報買東西花了多少錢,錢明明沒用完,也不找給自己,心裏麵不免有些窩火。不過,他仍然有說有笑地開著車,並沒有當場發作。第二天早上5點多,大家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一看時間還早,就決定找個地方先把早點吃了再說。

吃完早點大家上車,張虎發現檔位杆旁不知什麼時候冒出了5塊錢,就向車裏的同事們問道:“有誰掉了5塊錢啊?”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小霞眼尖,一聲“我的”,就將這5塊錢揣進了自己的口袋。

張虎終於來氣了。

“你怎麼知道是你的錢?”他望著小霞問道。

“是我的錢,我怎麼會不知道。”小霞答道。

“你怎麼知道是你的錢?”張虎加重了語氣。

“我的錢就是我的錢!”小霞覺得今天的張虎有點不對勁,有點吹毛求疵,害得自己在同事麵前丟了麵子,也大聲嚷道。

“你給我走人!”張虎再也忍不住了,對小霞大聲吼道。

張虎從沒這樣過,小霞呆了,但是他說出了這樣的話,自己不可能不走啊。小霞感到受了委屈,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以不敢相信的眼神呆呆地朝著張虎望了幾秒鍾。張虎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後麵的同事們也被張虎的爆發給震住了。

小霞隻得提著自己的行李,摔下一句“張虎,咱們走著瞧”,在天還沒完全放亮的清早,往長途客運站走去。

也許你並不是張虎這樣的管理者,但是,在我們的身邊,類似於張虎這種情況的例子卻並不鮮見。這個案例,又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在實際工作中,不論是和下屬走得太近,還是距離下屬太遠,都可能讓管理者陷於困境。

就上下級關係而言,有它自身的遊戲規則;對管理者來說,這個規則所要實現的是,讓自己得以解放——從隨時緊繃神經牢牢盯著下屬中解放出來,從與下屬建立“哥們兒”感情的人治環境中解放出來,使下屬們自覺地遵守公司的規章製度。

其中的重點是,把握好強勢權威和平易近人的度,不需要眼睛盯著天花板頤指氣使,也不需要挖空心思隻為一團和氣,要做到既不失威嚴,又不減親和,這樣才能與下屬順利溝通,從而達成信任和理解。

這讓我想起了某知名企業公關宣傳部總監劉敏的故事,這位漂亮女士的情況正好與上麵所講到的張虎相反。

劉敏是個多疑的人,脾氣火暴得緊。在她的部門裏,沒有哪個下屬會成為她的心腹,也沒有哪個下屬能和她“亦師亦友”。因為,劉敏所奉行的管理方式是“罵管”,她認為最正確的上下級關係應該是——上司就是上司,下屬就是下屬,上下級之間要涇渭分明。

所以,隻要自己的下屬一有點不對勁,劉敏張口就批評,可以上綱上線的就上,不能上的就抓住那麼一點點問題大做文章。為此,在她的部門裏,下屬們感覺不到尊重和信任,也從來就沒有哪個員工能幹滿半年時間。比如,每當劉敏需要下屬們幫助“搭台”的時候,下屬們就會明裏“搭”台,暗裏“拆”台,故意留下那麼一點點讓她出問題的口子,使她受到公司領導的處罰。如果劉敏真的受到了處罰,下屬們都會抿著嘴偷偷地笑,暗地裏大呼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