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管別人從尊重員工開始(1)(1 / 3)

與員工打成一片,首先要尊重員工

在企業裏,管理者要想和員工打成一片,首先要學會尊重員工。海爾總裁張瑞敏說過:“經營企業就是要經營人,經營人首先要尊重人。企業必須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即把人當作‘人’而非‘非人’。”

唐太宗為人理智而又富於人情味,雄才大略又懂得尊重民眾。據《隋唐嘉話》卷上記載,唐太宗對所信用的大臣,非常尊重和親近。在非正式場合,對名將李靖常以兄長相稱,對直臣魏征說話,從不用“朕”,而是自稱“世民”。這種謙遜待下、尊重賢能的態度,在曆代帝王中,實為罕見。

唐太宗以九五之尊,尊重人才、啟用賢能,他還一再告誡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師。

一次,太子的老師李綱因患腳疾,不能行走。唐太宗知道後特許李綱坐轎進宮講學,並詔令皇太子親自迎接老師。

為了培養皇太子尊師重道的品格,唐太宗下令製定太子接待三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稱東宮三師)的禮儀製度,詳細規定:“太子必須出殿門迎接三師;太子應先拜三師,三師再答拜;每逢過大門,都要讓三師先走;三師坐定後,太子才可以就座;給三師的信,開頭要先寫‘惶恐’二字,最後要寫‘惶恐再拜’字樣。”

有一次,唐太宗知道他的第四個兒子對老師不尊敬,十分生氣,他當著老師的麵批評兒子,說:“以後你每次見到老師,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放鬆。”

由於唐太宗家教很嚴,他的幾個兒子對老師都很尊敬,從不失禮。唐太宗教子尊師也被後人傳為佳話。孔子的尊師值得管理者好好三思。

美國企業家瑪麗·凱認為:“企業成敗的關鍵在於是否把員工視為最重要的財產,是否尊重每一位員工。如果做到這一點,就能依靠員工創造出不同凡響的業績。”

遺憾的是,很多企業管理者對自己的下屬表現得不夠尊重。他們發布強硬的命令,進行粗魯的指揮、控製和監督,甚至對下屬隨意地斥責、詆毀,毫不顧及下屬的感受,更不會理會他們的想法和意見。他們認為這樣可以使自己更加高高在上,更加智慧、理性、有權威。事實上,這種做法並沒有使他們顯得更加睿智,相反卻很愚蠢。

長期的管理實踐證明,尊重是員工最根本的需要。馬克思認為:尊重是人類較高層次的需要。既然是較高層次的需要,自然不容易滿足;一旦滿足了,它所產生的重大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家鋼鐵公司,出現了令人頭痛的員工蓄意怠工的問題。老板心急如焚,他又給員工加薪,又給員工授權,可沒有產生絲毫激勵效果。情急之下,公司老板請來一位管理專家,讓他幫忙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這位專家來到公司後,不到一個小時就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當時,公司的老板說道:“好吧!讓我們在廠裏轉一圈,你就會知道這些肮髒的懶種們出了什麼毛病!”聽了這話,專家立刻就知道毛病出在哪兒了。

他開出的“藥方”很簡單:“你們所需要的,就是把每個男員工當作紳士一樣對待,把每個女員工當作女士一樣對待。這樣做了,你的問題不消一夜就會解決。”

工廠老板對專家的建議半信半疑,甚至不以為然。專家說:“誠懇地試上一星期吧。如果不見效果或不能使情況好轉,你可以不付給我什麼。”工廠老板點點頭同意了。

10天以後,該專家收到一張條,上麵寫著:“萬分感謝,詹姆斯先生。你會認不出這個地方了,這兒有了奮發向上的激情,有了和睦共處的新鮮空氣。”

韋爾奇總結自己幾十年的管理經驗認為,尊重別人是經理人的基本素質,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經理人,就必須從尊重你的員工開始。

尊重是最有效的激勵手段,尊重會使員工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讓員工們有一種滿足感,尊重還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於企業員工之間的和諧,有助於企業團隊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IBM可能是最早積極實施以員工為重心的美國公司。IBM的曆史就是一部強烈尊重、重視員工的曆史。即使在最細微的小地方,也反映著這一特色。當你一走進紐約的IBM經銷分處,第一眼就可看到一大塊從地麵到天花板的大型布告欄,貼滿了各部門全體員工的相片,下麵附道:“紐約的……最有特色的員工。”

“員工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使員工與企業一起成長”,類似的話被太多的企業寫進自己公司的手冊裏、宣傳刊物中、公司網站上,但也僅僅是標榜一下而已。然而沃森卻真正地把“尊重員工”這個信念融入到了IBM的血液當中!

在IBM公司,人人都是最重要的,人人受到尊重。老沃森這樣做,清楚地表明他知道在現代企業中重要的資產是什麼。不是機器,不是資金,而是每個員工。正是有了備受重視的員工,才有了IBM的昨天和今天,也才能有IBM的明天。

正如沃森所言:“通過我們對人們的尊重和幫助人們自己尊重自己這樣的簡單信念,我們的公司就肯定能贏利。”

確實,當一個人尊重別人時,他也一定能考慮到公司內外的所有人,而這種尊重別人的信念隻有在行動中才能得到加強。這是IBM成功的奧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