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管別人先要“理”自己(2)(2 / 2)

一個能夠團結人的管理者,善於使用人才的管理者才是一個好的領導。百年曆史的優秀企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人才像水一樣,善於團結人才和使用人才,人才才能變作前進的推動力。相反,人才則會遠去。

有親和力的領導者,在和下屬接觸的時候,不會有什麼讓下屬感到難受和不好接觸的感覺。下屬能夠從領導者的身上學習到為人處世的能力。領導者的親和力就是與下屬打成一片的能力。

領導者和下屬之間開誠布公,共同的討論麵臨的問題,在不知不覺中拉近了關係,解決了問題。

組織內部的健全發展,需要領導者與下屬的互動,需要領導與下屬的密切協作,也隻有這樣,才是一個有生命力的團隊。

很多企業領導,喜歡把自己的意誌淩駕於組織之上,因為自己的所謂成功,而忽略了下屬的正確意見。在下屬麵前扮演了一個萬能的角色,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形象。下屬在這樣的領導麵前,出於保護自我的願望,不能也不願與領導者交換意見,隻能按照領導者的意見做事。問題往往被掩蓋住,即使有人發現,也往往不能讓領導者知悉。這樣的領導者不要說什麼親和力,在員工麵前,隻能是敬而遠之的對象。

領導者要有親和力,待人處事就應人性化一點,多發現下級的長處,多想想別人的難處,多講暖人心的話,多做得人心的事,而不能動不動就講狠話,把扣獎金、給處分甚至辭退、開除當作家常便飯;也不能搞“老子天下第一”,聽不進不同聲音,容不下不同意見。

總之,領導者隻有溫和一些、謙和一些,才能贏得人心。當然,強調領導者應有親和力,也不能就此可以放棄原則,搞“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做批評與自我批評;為了求得所謂的“和諧”,不惜拿原則與少數人做交易,這就把親和力給庸俗化了。

管理箴言

1.領導者具有親和力一方麵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麵也是管理對象發生變化後的反映。

2.在現實的職場中,領導者不能把自己當作高高在上的人物,而應該時刻注意與下屬有良好的溝通。高高在上的領導者在現今社會,往往會最先被淘汰掉。

3.領導者的親和力是凝聚團隊的有力武器,是化解團隊糾紛和矛盾的粘合劑。一個具備了親和力的領導,就能夠帶領團隊不斷的克服前進中的各種困難,也隻有這樣才能夠領導眾多智慧非凡的成員共同麵對未來的挑戰。使得雙方合作在一起,有一種合作的意識和趨向意識,和共同作用的力量。有親和力是促成合作的起因,隻有具有了合作意想,才會使雙方結合在一起共同合作。

4.親和力——親如一家人、和為一體,才有力量去戰勝一切困難!

積極主動是處理好事務的前提

積極主動是處理好事務的前提。一名優秀的管理者要發揮主觀能動滿懷熱忱的解決問題並把工作做到極致。

李明,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少年班。2008年,他進入著名科技企業華為公司。十幾天後,他即被升任為主任工程師,一年後被任命為公司總工程師,27歲時即被提拔為華為公司最年輕、最受倚重的副總裁。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晉升如此神速,就在於他不但對技術的發展趨勢非常敏感,而且總能夠給總裁任正非提供許多有前瞻性的建議,總能提前為所開發的技術項目解決難題。當別的員工還在為一個產品在市場中的成功而陶醉時,李明已經給任正非提出新的建議,並著手開發下一代產品了!很顯然,這樣的員工無論在哪個公司都會受到老板的青睞。

同樣管理公司同樣一件事務,有的管理者可以輕鬆地完成,而有的管理卻困難重重,毫無頭緒。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在合理的時間內創造出良好的工作業績。

年輕的洛克菲勒進入一家石油公司上班,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巡視並確認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石油罐在輸送帶上移動至旋轉台上,焊接劑便自動滴下,沿著蓋子回轉一周。這樣的焊接技術耗費的焊接劑很多,公司一直想改進,但又覺得太困難,幾次試驗都宣告失敗。而洛克菲勒並不認為真的找不到改進的辦法,他每天觀察罐子的旋轉,並思考改進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