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易經就在我們身邊(2 / 2)

易經就是算命看風水

《周易》分為兩大部分,一為六十四卦,講的是卦象卦理;二是易傳,一共10篇文章,講的是哲學哲理。命理、風水、占卦、預測等都是以易經作為理論基礎而衍生的中華獨有技術,與中醫一樣,也是源於易經而又獨立發展的一種方術。易經是源是根,易術屬枝屬果,兩者有聯係但相互不能取代。我國的傳統術數是易經的衍生物,但不能代表易經,而曆史上、包括當下不少的“江湖”不能代表傳統術數,更不能代表易經文化。

誤區二

易經就是儒釋道

眾所周知,儒釋道是中華國學的核心內容,是三個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流派,不僅名稱、創始人、代表作品以及發展曆史不同,而且基本教義、核心理念和曆史地位也不同。而易經是我國三教的源頭,如今三教都包含了許多易經的思想。儒道兩家起源於《易經》,儒家為春秋時期孔子所創的學派,儒家思想直接由來就是易經,且孔子就是易傳的作者,為易經三聖之一,被儒家奉為“群經之首”。道教以老子為源頭形成道家思想,易經太極陰陽也是道家思想的理論來源,太極圖成為道教的教徽,並崇《周易》為“三玄”之一,《太平經》就是“以陰陽五行為家”的道教經典,就連道教的符籙和內外丹術皆與易經密切相關。而佛教選擇了與中國本土文化相結合的道路,借助易學豐富自己的理論,唐代佛學者李通玄用《易經》來解釋《華嚴經》,著《新華嚴經論》,這可以說是佛學中國化的開始,故被稱為“方山易”。佛教《金剛經》三十二品與《周易》六十四卦異曲同工,不謀而合。又如禪宗經常利用易學來闡述禪理。一代名僧一行既是純正的佛教僧人,也是純正的易學家。這樣的例子很多。所以,曆代文人賢士高僧大德,無論是談儒釋玄還是論道說禪,很少越過易象和易理的。

誤區三

易經是封建迷信

易經曆來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數千年來對於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影響巨大,易經中的太極、陰陽、辯證法則、變化學說,甚至包括科技,講的都是道,都是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如此偉大的著作被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豈不荒唐可笑。

易經包括衍生的中醫文化、風水文化及其他易術文化,如今影響已經波及全世界,日漸得到現代科技的驗證,同樣具有科學的內涵。誠然,我國許多傳統術數,包括易經本身,還有許多方麵目前仍然不能夠被現代科技所解釋和破譯。宇宙間未知世界永遠大於已知世界。當代歐洲心理學權威、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對《易經》給予極高的評價:“談到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麵,我們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延6 000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有頗多相同的地方。”易經是不能以現代科技衡量的,更不是封建迷信,而打著易經旗號的“江湖”迷信不能與易經劃上等號。

易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在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21世紀,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易經也與個人生活質量息息相關。我們要變“不知”為主動,學點易經,於國於己皆有裨益。

談到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麵,我們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延6 000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有頗多相同的地方。

——歐洲心理學權威、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評《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