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攝入過多的鹽會造成血液滲透壓升高,不利於皮膚保持水分,麵部容易出現皺紋。
7.餐後血糖升高
最新研究表明,攝入過多的食鹽使餐後血糖明顯升高,不利於控製血糖。
8.難以辨別食物新鮮度
重鹽和鮮味劑共同作用,雖能增加食物的鮮味,卻容易掩蓋不新鮮原料的異味,使人難以辨別新鮮度,不利於食品衛生的鑒別。
值得注意的是,雞精和味精也是菜肴增鹽的一大推手。令人吃驚的是,雞精中所含的鈉是食鹽的一半多,也就是說,吃一勺雞精相當於吃半勺鹽。味精的鈉含量為鹽的1/3,使用味精、雞精增鮮,會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攝入更多的鈉。
重糖不可取
上海人烹調離不開糖,炒白菜也要加上一點糖提鮮,紅燒肉、紅燒魚都要加冰糖。糖吃多了不僅會長胖,還容易影響口腔牙齒的健康。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控製糖的攝入量和澱粉攝入量。
(二)“輕食”養生益健康
“輕食”可養生
如果我們把重鹽、重糖、高油的食物稱為“重食”,那麼與其相反的就是“輕食”。“輕食”就是清淡、均衡、自然、健康、無負擔的飲食,最主要的概念就是攝食總量適當減少,吃七八分飽。另外,飲食要少油、少鹽、少調味料,多一些天然綠色食材。
雖然“輕食”菜單以低糖、低脂、低鹽為原則,但並不代表我們隻能吃單調無味的食物,實際上它的選擇範圍相當廣泛。傳統中餐雖味美但偏油膩,口味也過重,但隻要掌握烹製方法,減少鈉及糖類的攝取,並遵照“蒸”、“蔬”、“實”三原則,中餐其實是很適合作為“輕食”菜單的。
蒸——“清蒸”,是指以清蒸的烹調方式取代油炸及煎炒,不僅降低了油脂的攝取,也大大減少了廚房裏油煙的汙染。
蔬——“蔬菜”,不用油煎炒,而是以水煮、涼拌方式食用,這樣既能享受蔬菜的原味,還可保留蔬菜中的營養素。
實——“果實”,每天要保證食用2~3種水果。
美味“輕食”的選材
“輕食”可以由各種食材組成豐富的天然色彩,菜單中含有紅、紫、橘、綠四色營養素食物,包括紅色的茄紅素(如番茄、葡萄柚、西瓜等)、紫色的花青素(如藍莓、紫薯等)、橘色的胡蘿卜(如紅蘿卜、南瓜等)、綠色的葉綠素(如菠菜、花椰菜、蘆筍等)。多種蔬菜組合而成的色拉,配上各種低鹽低糖調料,用茶油、橄欖油等拌製,會使人食欲大增,既色彩豐富,又容易“填飽”肚子,增加飽腹感。
色拉卷是“輕食”中的經典,食材有薯泥、小黃瓜、葡萄幹、萵苣等,搭配些許花生粉,吃起來香香甜甜、爽口開胃。
青椒、番茄等低卡路裏、高纖維素的食物是上好的“輕食”食材。由精選蕎麥麵粉、海鮮汁,配上各式蔬菜製成的涼麵,更是“輕食”界的大王,加入各式各樣口味的醬汁或配料,可作正餐或點心,吃起來格外香。
“輕食”與“重食”僅一字之差,也就是廚房裏食材與烹調方式的區別而已,但經曆漫長的人生歲月,吃“重食”者傷身,愛“輕食”者養生,尤其是女性朋友們,愛上“輕食”,既是瘦身的新武器,也是養生的好措施。